“徐達?“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你可有憑證?“
王文龍從懷中取出一封泛黃的信函,由侍衛轉呈朱元璋。信紙已經陳舊,但上面的字跡朱元璋一眼就認出確是徐達手筆。信中簡單說明王文龍曾在北伐中立下戰功,因不愿為官,故托其暗中協助朝廷收集情報。
朱元璋將信遞給馬皇后,目光重新審視王文龍:“既是徐達所薦,想必有過人之處。深夜求見,有何要事?“
王文龍上前一步,指向北方沙盤:“末將是為瓦剌異動而來。陛下想必已經注意到韃靼與瓦剌活動的反常之處。“
朱元璋眉毛一挑:“哦?說說你的見解。“
“表面看來,韃靼沉寂,瓦剌猖獗,似乎兩部落各行其是。“王文龍的手指在沙盤上劃動,“但末將近日得到密報,瓦剌首領脫歡已與韃靼暗中結盟,約定共謀南下。“
馬皇后倒吸一口冷氣:“果真如此?“
朱元璋卻不動聲色:“證據呢?“
王文龍從隨身的皮囊中取出幾份文書:“這是末將在山西截獲的瓦剌密信抄本,上面明確提到與'黑部'——也就是韃靼——的盟約。此外...“他又取出一張羊皮地圖,“這是瓦剌的進軍路線圖,他們計劃在三月春汛時,分三路南下。“
朱元璋接過文書仔細查看,面色逐漸凝重。這些情報若是屬實,大明將面臨開國以來最嚴峻的北方威脅。
“你為何不通過兵部呈報這些情報?“朱元璋突然發問,目光如刀。
王文龍坦然相對:“兵部侍郎張濤與山西總兵過從甚密,而山西總兵之弟曾與瓦剌有私下貿易往來。末將不敢冒險。“
御書房內一時寂靜。朱元璋踱步到沙盤前,背對眾人:“你知道指控朝廷命官通敵是何等大罪?“
“末將只知如實稟報,不敢有半分欺瞞。“王文龍的聲音不卑不亢,“若陛下不信,可派人暗中查證。瓦剌使者每月十五都會在雁門關外的老槐樹下與山西總兵之弟會面,下次會面就在三日后。“
朱元璋轉身,眼中閃過一絲贊賞:“好一個王文龍。若你所言屬實,朕記你大功一件;若有半句虛言...“
“末將愿以項上人頭擔保。“王文龍斬釘截鐵。
馬皇后適時插話:“陛下,事關重大,不妨先聽聽王將軍的詳細分析。“
朱元璋微微頷首:“說吧,瓦剌與韃靼如何勾結?具體計劃為何?“
王文龍走到沙盤前,從袖中取出幾面小旗,熟練地插在沙盤各處:“據末將所獲情報,瓦剌與韃靼的盟約大致如此——韃靼假裝退兵,放松我朝警惕;瓦剌則頻繁騷擾邊境,吸引我軍注意力。待我軍主力被調往西線,韃靼將突然從東線突破長城,直撲北京。“
“好一招聲東擊西!“朱元璋拍案而起,“難怪近來韃靼如此安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