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處僻靜處,
建起了私塾,規模不大。
上午上課,下午干活兒。
例如狗兒這一類的,就去工廠干活兒。
童子營一類的,就去訓練場訓練。
倆人得了這差事,也沒什么不滿意的。
月銀3兩,環境不錯,知足了。
不過,
李郁不許他們胡亂教,僅設寫字課,歷史課,還有感恩課。
寫字課不必說。
歷史課,講漢唐宋元明清。
主打一個敵我分明,愛憎分明。
他親自列了一張單子,
正派開國皇帝,邊疆軍隊,老百姓,義軍
反派元韃子,無良官,士紳老爺,八旗,草原游牧族
感恩課,
就是講李郁的英明神武,其中太多溢美之詞。
教材是范京編的。
這種事若是親自下場,有些跌份兒。
文化這東西,少了不行,太多了也不好。
兩個私塾先生,足夠了
他們已經得到了警告,不許胡亂授課。
否則,會被沉太湖。
私塾的一個傭人,還有童子營的李大虎,也會監督他們的言行的。
教育的作用,不亞于槍炮。
長期的耳濡目染,會改變大部分人的心智。
童子營,
再次擴編了,除了父輩效力李郁的,還有一些流浪兒。
哦對了,
還有老胡的綠營同僚,瘸腿炮隊千總的兒子陳子澤,都暫時編入了。
擴編后,達到了80余人。
李郁按月,挑選10人進入親衛隊,輪值宿衛。
這對于童子營的孩子來說,
是一種榮耀,驕傲。
配發了制服,小號的。
他們穿上后,特別神氣。
左側配短劍,肩上挎燧發槍,走出去殺氣騰騰。
不過,
時常有斗毆事件發生,年齡小。
只要不動用武器,不下死手,公正一對一,都不必干涉。
每天吃的飽飽,訓練場上奔跑,靶場上射擊,
若是沒幾分血性,反倒是不對勁。
李郁每半個月出現一次,
檢閱這幫人的表現,主要是軍事素養。
然后,
挑選幾個表現突出的,獎勵匕首一把。
再加以溫言勉勵,保持自己的存在感。
陳子澤這少年,比較格格不入。
總是帶著一股清高,高傲,不屑于其他少年為伍。
不過,他的戰斗素養不錯。
無論是列隊射擊,還是個人連續射擊,成績都不錯。
于是,
李郁和他聊了一下,誰知這小子野心大的很。
“我想做炮兵。”
“為什么”
“戰場之上,炮兵的作用更大。”
“等你成為優秀的火槍隊長,我或許會考慮讓你玩火炮。”
“遵命。”
李郁剛想離開,他又問道
“請問老爺,什么樣才算優秀”
“4列橫隊,原地射擊槍聲不絕,每個火槍手不少于10發,就算優秀。”
燧發槍,
目前唯一的短板就是燧石,靠賴二在潮州府偷偷運送而來。
李郁隱約覺得,這樣的購買頻率,很快就會引起洋商的注意。
因為,大清朝極少采購這玩意。
不知道這些洋商,會站在哪一邊
直覺告訴自己,他們會站在清廷那一邊。
因為,利益使然。
清廷能給他們的,遠遠超過自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