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穿官袍,每天都趕到工地上,
過問工程進展,關心苦力的安危。
疏浚河道,是個重體力活,有一定的危險。
大運河不是尋常河叉,
沒法兩頭堵,放干水后挖掘淤泥。
只能是在船上,放下拖泥板。
岸邊兩側,各站100名苦力拉纖。
淤泥松動后,
一部分就隨著水流,沖入大湖。
這種行為效率很低。
亦有一些人,用結實的大籮筐,壓著石塊沉入河底。
將結實的纜繩扣在船上,
然后揚帆,劃槳前進,等到筐子深深陷入淤泥。
船不能動后,
將壓艙石,搬運到臨近的空船上。
借助浮力,拔出筐子。
挖出一筐厚厚的淤泥,
這可不是垃圾,而是寶貝。
周圍的百姓,眼巴巴的等著呢。
每有淤泥傾倒在岸邊,立馬被人搶空。
鋪在自家田里,增加土壤肥力。
這種不花錢的實惠,錯過了后悔三十年。
段同知是個厚道官僚,
他沒有向百姓索要一文錢,任由他們自取。
看著寒風中忙碌的百姓,感慨道
“我大清的百姓苦啊。”
到了日落之前,1個時辰,
工頭過來匯報進展,眼神閃爍。
段同知也沒當回事,
換下官袍,穿上尋常衣服,走路回家。
他發現,苦力們成群,
也在竊竊私語,說著什么。
眼神,不時的往自己這邊投來。
他搖搖頭,只當是無知小民不知禮數。
東山,
入口處有自發形成的市集。
販夫走卒,菜販肉販在此招攬生意。
他還是老樣子,
2斤青菜,1塊豆腐。
這豆腐,照例是在一個孀居女子攤上購買。
外號,豆腐西施
不是他不懂得避嫌,
而是市集上賣豆腐的僅此一家,而且生意極好。
尋常百姓買得,朝廷命官也買得。
只不過,
今日的氣氛有些不對勁,旁邊買菜,賣菜的都低著頭斜著眼睛,
偷眼瞧著自己,還假裝很忙。
豆腐西施的眼神,也是明顯不敢看自己,
蒙著臉,看不出其他表情。
胡亂包了一塊豆腐,飛也似的轉過身去。
段同知瞧著缺了一塊角的豆腐,忍不住搖搖頭
“撐船,打鐵,磨豆腐,世上三苦。”
“罷了罷了。”
他剛離開,
旁邊賣大米的阿婆就顛著小腳,跑來問道
“他說啥了”
“段官人說,豆腐西施過的苦。”
阿婆眼神閃爍,又告訴隔壁殺魚的漢子
“段官人說,豆腐西施長的鼓。”
殺魚漢子聽了,扔掉刮一半的魚鱗,跑到對面賣餅的
“段官人說,他想捂。”
“捂啥”
漢子指著自己月匈前,眉頭一挑。
“嘿嘿嘿,我明白了。”
再看那豆腐西施,依舊在攤子前站著。
這女人,
丈夫死的早,帶著個娃,無親無故,過的很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