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屋檐向前延伸了一些,這樣做的好處是擋雨。
理論上講,
即使是雨天,一樣可以槍炮齊鳴。
水泥的凝固時間較長,
經過測試,發現至少10天,整體結構才算穩定了。
氣溫驟降,
小水塘已經全部結冰了,雖然說沒到堅固能走人的程度。
可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新蘇幫,或許應該叫蘇幫才最恰當。
畢竟,
漕幫在蘇州府,只有一派了。
蘇幫的漕船,漕丁全部出動,加上李家堡的自有運輸船,還有臨時雇傭的民船。
進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運煤行動。
船隊綿延10幾里,一直開進府城。
走盤門水城門,
百姓們嘖嘖稱奇,卻不知接下來會面臨什么。
短短3天,
氣溫斷崖式下跌,城中水井都結冰了。
就連太湖靠岸區域,也開始結冰。
李郁站在西山島高處建筑,慶幸他下棋早了一步。
府城過冬的煤餅,蜂窩煤,
這一趟就算送夠了。
麾下的幾千號人,所需物資也囤夠了。
西山島,是核心,自不必說。
即使是東山團練營區,還有長興煤礦,米面肉菜都囤了2個月的量。
棉衣,也是人手一件。
在這個時代,棉衣是家庭的重要資產。
一件棉衣的價格,就相當于一戶中等人家一月的伙食費。
4000件棉衣,
李郁都有些心疼,太貴了。
雖然說,這其中有1000多人還不算自己嫡系人馬。
只是拿自己工錢,給自己挖煤的礦工。
但是他堅信,這些人很快就會被融入的。
“阿仁,長興縣那一攤子,你去管起來。”
“明白。”
“冬季上凍封航,那邊沒有大將鎮守,我不放心。我再給你4個火槍隊,1個輕炮隊。”
杜仁一身狐皮袍,瀟灑地應承了下來。
趕在湖面徹底封凍之前,
他要坐船趕到長興縣,在那里過年。
同行的,還有趙二虎。
杜仁坐在船艙內,
和這位略顯拘謹的趙二虎,聊了一會。
這一趟,他帶上了妻子。
杜仁對于這樣的安排,心知肚明。
他是個聰明人,
一下子就猜透了如此安排的用意。
趙二虎在礦工中,有一定的號召力。
若是王六在,他就是小跟班。
王六不在,礦工們就會擁戴他。
李郁怕萬一長興縣有變,杜仁控制不了局面。
故而,將此人塞給了自己。
另外,
礦區有武裝150人,劉阿坤那貨統領。
再加上自己帶來的200火槍兵,足夠應變了。
臘月已過半,
然而府城卻比往年少了一些祥和氣氛,多了一絲陰霾。
因為,
知府衙門貼出了搬遷告示。
將府城的東北角區域,大約占全城五分之一的面積,劃成了滿城。
其中,也包括平江路。
全城嘩然,哭聲震天。
普通百姓也好,富家士紳也好,在這件事面前,都是豬狗。
用一位胥吏的話說
“若是其他事都有緩,有的談。大清朝嘛,事在人為。”
“但是滿城這事,是國策。”
“死一百人,死一千人,也不會取消。就算全蘇州人都死光了,也要推行。”
搬遷告示,貼的遍地都是。
黃文運一臉扭曲,心煩意亂。
福康安也來了,騎馬繞了一圈。
差役們瞧著鑼,吆喝著,用油漆畫出了滿城的范圍。
凡是紅線以內區域,除夕之前必須搬遷。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