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關我屁事絕不多事我就沒事
府城一間煤餅鋪子,
恰好在紅線外,就隔著幾步。
掌柜的一臉慶幸,同情地看著那些面如死灰的街坊。
“他爹,翠兒來信了。”
“她在南方過的咋樣”
“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好的很。”
“哎,也不知道他算填房還是大婦。”
正在閑聊的兩人,乃是賴二身邊的丫鬟,翠兒的爹娘。
這間鋪子,就是李郁賞給她爹娘管理的。
作為她在潮州府做眼線的酬勞。
有了這層關系捆綁,
她定然會死心塌地,源源不斷傳回消息。
一兩個月,
她就會讓鋪子里伙計,寫一封潮州府工作簡報。
這位伙計,也是事先安排好的。
屬于是劉千情報組織的一員。
如此,
李郁才能安心,遙控幾千里外的蘇州貿易商會潮州府分會的經營情況。
名字叫的這么大,
主要是為了唬人,實際上這商會還停留在李郁的構想中。
李大官人的腦子,比腿跑的快。
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
光一個胥江園區,就讓人吐槽了很久。
圖紙大師,畫餅大師,講故事大師
李郁稱第二,蘇州府沒人敢稱第一。
作為一個穿越人士,
他覺得自己做的還很不夠,若有可能,當效仿“下個月,就歸國”賈大師。
當然了,
李郁沒那么缺德,他只是有些覬覦其余人的財富。
紫禁城騙貢銀的行動,過于容易。
讓他淳樸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扭曲,總想著不勞而費,掙快錢。
小門小戶的幾兩血汗銀子,不值得下手,
缺德,缺大德。
但凡是有些追求,有些良心的人,
都不會對他們下手。
李郁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錯了,是富商官紳。
揚州鹽商,廣州十三行,京城王公,老摳晉商,地方胥吏。
這些人地窖埋的銀子都發霉,
既不拿出來消費,又不拿出來投資,實在是可恨。
白銀黑洞。
李郁在等待一個機會,
用精彩的故事,絢麗的前景,還有人為制造的大勢,掏出這幫人的財富。
他很想痛心疾首的告訴這些肥豬
“銀子存在你地窖里,就當是你自己的啦”
“我不掏走,將來也會被清廷掏走。還不如投資給我,將來新朝成立,朕也記你一筆功勞。若是主動帶頭投資,家里女兒長的又不錯,朕還可以開恩,手把手教她學藝術。”
“這么劃得來的買賣,誰要是想不通,那腦袋還怎么敢長在脖子上”
在完成了心理建設后,
李郁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做好人的寧靜。
轉而琢磨,
眼前最棘手的一件事,太湖協重建
工部來了十幾人,江寧府也來了幾個官吏,
已經在東山,選址扎營了。
水師選址,
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的,所以毫無意外的,選址了原址重建。
深水港灣,避風。
理想的泊位。
這讓一山之隔的東山團練,有些尷尬。
工部的一位員外郎,
也很驚訝,驚訝這地兒隔壁居然有個軍營。
還戒備森嚴,旗幟飄揚。
再一打聽,是群“臨時工”。
差點氣歪了鼻子,不過作為一個優秀的京官,
他深得官場明哲三味,
關我屁事絕不多事我就沒事
300多號船匠,陸續趕到。
他們來自湖北,安徽,江西,甚至是四川。
為了同一個目標,聚集在了東山這塊地。
冒著嚴寒風雪,開始籌劃造船。
造船不是造椅子,
是很有技術,需要團隊分工配合的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