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說大清的人介意,幾百年后的人照樣介意,硬生生給改名了。
“這是何物”
“一種新建材,叫水泥。堅固、方便、省事。具體性能,空了給你細講。”
胡師爺拍拍炮樓的墻壁,頗為驚訝。
倆人爬到高處,俯瞰全島。
恰好陽光燦爛,沒有云霧,李郁指著開始介紹
“冒黑煙的那邊是鐵廠,長條狀分布的是槍炮廠,單獨的那塊是火藥廠,碼頭那邊是船廠。”
胡師爺突然問道
“所以,這里是秘密產業,公開產業都在胥江園區里。對嗎”
“老泰山高見。”
“老夫再盲猜一下,你煽動江北苦力造反,又流動到江南的真正用意。”
李郁微笑,等著這位老泰山的高見。
“明面上,你是在測試朝廷的應變能力,軍事實力。私底下,你想知道普通壯
丁,配發火器再加以簡單訓練后,能否一戰戰斗力又如何”
胡師爺充滿智慧的眼睛,讓李郁肅然起敬。
退后一步,拱手道
“岳丈大人教我。”
“一家人不必客氣,老夫先和你下一注如何賭這支灶丁大軍的前程賭注嘛,就10兩吧。”
李郁抽出佩劍,走到一棵樹后,刷刷刻下字。
胡師爺接過劍,在另外一棵樹上刻字。
李郁寫的是“慘勝”,胡師爺寫的是“兌子”。
誰猜的更準,很快就會揭曉了。
“岳丈大人,瞧瞧我李家軍的火槍如何”
隨行的李小五,遞過一桿燧發槍。
胡師爺仔細打量,詢問數據后,給出了一個極高的評價軍國利器。
“這樣的燧發槍,你月產多少完全自產嗎”
“當前月產量,槍2500支,炮200門。只要原材料供應跟得上,所有部件都能自產。”
胡師爺非常震驚,感慨道
“賢婿,中原逐鹿,你可以的。”
“你攢下的這份家底,比老夫預料的要強數倍。不簡單吶。”
李小五自豪的抬起頭
“義父之才,諸葛亮來了也不如。”
過了一會,走到另外一處山道,胡師爺才小聲問道
“賢婿,你年紀輕輕的就做義父了”
“咳咳,義子大約有一二百個,義女沒算在內。可有不妥”
胡師爺搖搖頭“草創期,沒什么妥不妥的,實用
這個話題很快就岔過了,倆人聊起了最關心的一件事。
儀征運河,到底何時能疏通
“錢峰啟用了欽差印信,調動了江北12個縣,5萬多民夫。漕運總督把家都搬到儀征縣城了。”
“進展如何”
“我過江時看了一眼,已經筑起了臨時大堤,阻擋江水倒灌,所有人都在忙著排澇。賢婿,你手夠黑啊。”
“卻不知淤積程度如何”
“預計會很嚴重,河岸都塌了,河道只剩下個輪廓。哦對了,老夫為你抄寫了5萬多字的漕運密檔,想必你會感興趣的。”
李郁隨手一翻,就驚喜無比。
其中就有一份儀征運河的歷年清淤情況。
哪一年不清理,1000料以上大船就無法通過。
“若我是皇帝,就把漕運改成海運,省錢省事。”
“嘿嘿,賢婿你大謬。不論誰坐金鑾殿,都不敢廢漕運。”
“百萬漕工衣食所系”
“何止。文武百官會在金鑾殿如喪考妣,集體反抗。”
翁婿開了個玩笑,接著話鋒一轉,
李郁突然問道“如果民夫們從河道里挖出一尊石像,會怎么樣”
“你說什么你埋的”
李郁忍住了驕傲,雙手叉腰。
在湖風吹拂下,格外的英俊瀟灑。
咱就是讓譚沐光帶著漕幫的人,在摧毀水閘之前,扔下了一尊800斤的彌勒佛石像而已。
彌勒佛的背后,又不小心刻了六個字而已。
河道里的石像會被淤泥掩埋,然后又被清淤的民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