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我們父子倆沒關系,可以先剃頭的。”老張開口了,這老頭很會說話。
李郁點點頭,算是默認了。
“今日,將諸位召集起來,殊為不易。”
“我想告訴大家,咱們的事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江南搖搖欲墜,只要我想,就能拿下蘇、松、常、湖四府。”
“江南好哇,魚米之鄉,錢糧充足,人口稠密。江南也不好,一馬平川,騎兵放開了跑,一天一夜就能擊穿,沒有戰略縱深,沒有后方前方之分,純純的四戰之地怎么辦”
杜仁接話了“屬下認為,可以依托河流,人為構筑一道防線,將腹地包進去。”
李郁擺擺手“阿仁你的想法是好的,可代價太大。咱們的水泥得用在刀刃上。”
林淮生突然開口了“那我們就做主動進攻方,搶在清廷動手之前,先把周圍的清軍打爛。”
劉武點頭“屬下附議。水軍可以配合行動。”
李郁離開椅子,走到地圖旁
“在野戰中,打殘杭州、江寧的駐防八旗,以及兩省的督標綠營。然后,發動江南的人力,物力,構筑防線。”
“范京和劉千,你們辛苦一下,提前做好防線的設計圖,屆時按圖施工。”
“這道防線,代價昂貴,用時長久。按照重要程度,分為幾期慢慢修。”
范京起身,詢問道
“主公設想的防線,是類似長城那樣的嗎”
“不不。我想要的防線,是立體的,巧妙利用河流地形的。打個比方,如果我們一時拿不下杭州城,那就在杭嘉湖平原擇一地,依托大運河構筑一道防線,修筑矮墻堵死好走的官道,堡壘、炮樓遙相呼應,都修在清軍的行軍必經之路上。再加上少數炮艦在河面巡航。”
“明白了。”
“諸位可能不知道,水泥建筑的堅固程度遠超想象,極度難啃。我會讓清軍重溫金川之戰的噩夢。”
西山島,做過了多次試驗。
1里距離之內,12磅炮直接命中3次,炮樓會出現嚴重損壞。
5次以上,炮樓才有可能倒塌。
周圍挖出壕溝,修筑拒馬,1個主炮樓周圍,再修筑2個單體炮樓
,之間挖出交通壕,人員可安全來往。
炮樓周圍,環繞再修筑一道矮墻。
守軍手持長矛蹲在矮墻后,抵御沖進來的敵軍,給炮樓里的火槍爭取到裝填空間。
這樣的炮樓,能讓清軍懷疑人生。
李郁轉頭叮囑林淮生
“徽杭古道,你摸清了吧”
“屬下已經派人勘探了,只要建筑材料足夠,隨時可以扼住古道。”
徽杭古道,顧名思義。
是安徽寧國府到杭州府的唯一捷徑,商旅如織,十分重要。
岳父胡師爺的祖上,就是走的這條道。
據他所說,徽杭古道只能人走肩扛,馱馬騾子也可行。
但是大車,是沒法通過的。
因為道路起起伏伏,蜿蜒曲折。
杭嘉湖平原,李家軍是必取的。
一旦拿下杭州城后,就得小心清軍從徽杭古道捅了自己的腰眼。
根據李郁的估計,清軍重兵集團對付自己的兩條路線。
一條就是徽杭古道,另外一條就是江寧府京口常州府蘇州府路線。
都是平原,都是路。
只能是雙方擺開陣型,堂堂正正的打一仗。
李郁預計,這是李家軍的
打贏了,江南就姓李。
打輸了,只能節節后退,死守蘇州城
劉千突然開口,打斷了李郁的沉思
“主公,京口蒙八旗3個營昨日已過了江陰縣,此時怕是常熟縣都過了。”
“他們都是騎兵,看來還是謹慎行軍了。”
“是的,顯然是摸不清頭腦,心存忌憚。他們的目的地是松江府金山縣。”
“無妨,一個營守城不出,京口八旗啃不下。”
李郁就準備,讓子彈多飛一會。
沒有硝煙四起,自己怎么能公然擴軍,練兵呢。
朱珪和黃文運,不時的敲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