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運糧的都是熟面孔,來往好多趟了。
半個時辰后,趙典史帶著人走了。
一路上,他不停催促,快些走。
衙役們不解,被他急赤白臉的一頓臭罵。
此時,馬廄里開始不對勁了。
許多戰馬開始一瀉千里,臭氣熏天。
馬夫們扔下草料,知道大事不妙。
趕緊稟報副都統海兒哈,同時牽出健康的戰馬,出營追殺。
近3000匹戰馬,不可能同時進食。
有一些在營地外河水里洗刷,有一些在附近田里悠然地吃莊稼。
李郁此時披掛整齊,踏上了陸地。
3個營的火槍兵也陸續登岸,開始按照既定方案,進攻
沒有鼓號,沒有吶喊,
只有沉默的大踏步前進。
他們的前方,是馱馬拉著,炮兵兩側推著的火炮。
數量高達60門,但最大口徑的才是6磅炮。
和騎兵野戰,不需要重炮,霰彈炮最為有效。
很快,前面就傳出了零星的槍聲。
“主公,看來是和斥候接觸了。”
“很正常,若是蒙八旗這點警覺性都沒有,這大清朝也該亡了。”
燧發槍聲,不斷響起。
有時候一兩聲,有時候連續一排。
李郁雖然沒有看到實況,卻也猜到大約是怎么回事。
京口八旗的小股增援,到了。
“從北面、東面合圍,將他們往金衛城河那邊趕。”
“遵命。”
“主公,兩艘火力支援艦往哪兒開”
“唔,一艘進入金衛城河,還有一艘往北面官道附近的小河叉里去。”
劉武興沖沖的離開了。
他很想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為水師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李家軍內部,許多人都覺得主公給水師的資源太多了。
戰船、火炮,成本太昂貴了。
一艘千料戰船,比四個滿編火槍營還貴。
京口八旗營地,人嘶馬喊。
副都統海兒哈下令“挑選健康的戰馬,出營迎戰。”
被李郁這么一搗鼓,僅剩500多匹健康戰馬,其余的都在馬廄里拉稀哀鳴。
海兒哈氣的發昏,下令其余沒戰馬的旗丁,持盾步戰,作為弓箭手支援。
蒙八旗相對特殊,裝備火器很少。
一則是因為乾隆有所防范。二則是駐防江南,不是邊疆地區,沒有火器不打緊。三則是蒙八旗自己也堅信,騎射才是戰場王道,火器都是偏門小道。
吃虧,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出營不久,雙方就遭遇了,隔著2里。
“停步,預備。”
李家軍齊刷刷的整隊,平端燧發槍。
這種整齊劃一的動作,一下子就嚇的海兒哈腦門出汗。
他心中暗叫不好,但是也無路可退。
冷靜了一下,就下令道
“騎兵隨本都統沖擊,步兵快速跟上。”
李郁騎在馬上,手一揮“炮兵,
此時火炮剛剛卸下,馱馬被拉到陣后。
炮兵們滿頭大汗,以最快的速度填入藥包,塞進隔木,又滾入實心鐵球。
小旗快速揮動,
炮兵們立即點燃引線,炮聲連綿不絕。
3磅、6磅的炮彈,呼嘯著飛向敵騎雁翎陣。
不少戰馬哀鳴倒地,騎士瞬間飛出。
這一輪炮擊,炮口角度略低。
所以,大部分炮彈是砸在了京口八旗鋒線前面。
連續多日無雨,地面干燥。
方便了實心鐵球的彈跳殺敵。
空檔,很快就被填補上。
很快,馬速就提到了最高。
李郁在千里鏡看的真切,這些蒙八旗全部披甲,腳踩馬鐙,股離開馬鞍,弓腰低頭,手持弓箭。
他們的騎弓,和滿八旗的不一樣。
尺寸小了很多,屬于一種騎兵專用的軟弓,更適合對付無甲單位。
所用箭矢,也相對輕盈。
許多人手抓三支箭,準備表演連珠箭,省去了從箭壺里再取箭矢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