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真的暢通無阻,城門守軍揮手就放行了。
同行的還有許多士紳,臉色倉皇。
守軍持槍,平靜的看著這些人離開。
隨身財物,盡管帶走。
不過,若是車隊綿長,好似搬家的就別怪不客氣了。
直接攔下,沒收財產。
隨身包裹可以裝滿了帶走,其他的一概充公
抗議
怕不是腦子進水了,能留一條命,還留下隨身財物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別的不說,馬車里的年輕女眷若是拉下來幾個。
這些官紳們,還敢抗議不成
總之,這些人都很識相。
出了城門一刻也不敢耽誤,快速離開。
城墻上還傳出悠長的喊聲
“諸位,最好躲遠點,別沒死在咱們手里,卻是死在了官府手里。”
董昌盛坐在馬車里,
輕聲咒罵了一句“妖言惑眾。”
說罷,吩咐家人“一路向西,本官要速速稟告這股流賊的情況。”
夫人擔憂的詢問道
“老爺,要不要先躲躲,花銀子疏通一下門路。失城,可是大罪。”
“所以要盡快坦白,爭取從輕發落。至少我是激烈抵抗了的,還了解了許多流賊的火器情況。”
慢慢的,官道上逃難的馬車分成了兩批。
一批奔著丹陽城去了。
另外一批拐到了小路,或到鄉間投親訪友,或是遠走他鄉。
選擇,決定命運。
誠不我欺也。
丹陽城,戒備森嚴。
城外10里,巡邏馬隊就發現了這股逃難的車隊。
隨即攔截詢問,并飛馬稟告城中。
丹陽縣衙,
坐在大堂上的是一員滿官,時任江寧駐防八旗的前鋒參領,阿思富。
他立馬起了疑心
“是從賊營逃出來的還是降了賊被放出來的”
堂下左邊站著的是督標中軍副將,右邊是丹陽知縣。
倆人皆是漢人,不敢吱聲。
只敢說“但憑阿大人獨斷。”
前鋒參領,阿思富毫不猶豫
“就地拘押。派人回江寧,請總督大人和將軍大人的鈞令。”
“嗻。”
于是,一群兇狠的兵丁把車隊給圍住了。
二話不說,就綁起來送進城內。
順便,往自家懷里塞幾錠銀子。
董昌盛又驚又懼,大喊道“我有流賊軍情,耽誤不得。”
額頭挨了一刀鞘,鮮血直流,終于老實了。
江寧駐防八旗的兵丁,才不屑什么漢官,知府呢。
一個丟了城池的漢官還敢擺譜
而得知消息的兩江總督李侍堯和江寧將軍崇道,幾乎沒有猶豫一秒,就判了他的死刑。
“按大清律,失城官,斬。這等小事也值得來回浪費馬力告訴阿思富,多用用他的豬腦子,丟了丹陽,本督殺他全家。崇大人,你覺得呢”
“都依制臺的意思辦。”
“嗻。”
李侍堯,漢軍旗世家,祖上大名鼎鼎,李永芳是也。
心狠,老辣,城府深,貪財,人脈廣,只忠于乾隆一人。
雖為漢官,卻比滿官更受圣眷。
終乾隆一朝,都是官運亨通,雖有起伏,卻從未真正失勢。
乾隆曾曰“李永芳孫,安可與他漢軍比也”
許多下屬不滿,覺得崇道過于謙卑。
說起來,江寧將軍和總督地位是一樣的尊貴,而且崇道還是上三旗出身。
對此,崇道一笑了之。
捧著一本舊五代史,手不釋卷。
書頁空白處,密布蠅頭小楷,皆是讀書心得。
他安慰下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