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顆黃豆掉進去,都將他們的心傷害了一遍。
有人流淚,有人表情憤怒。
短短半個時辰,大型獻祭儀式完畢。
眾目睽睽之下,
趙老太爺取來了四個大海碗,挨個倒出黃豆。
公平公開
還踏馬公正
谷場大幾百號人,也伸長了脖子看熱鬧。
最終,孫憨牛和劉有錢,所獲得的黃豆最多。
眾望所歸,成為虞山村送出去應付李家軍的兩丁
“上差,用點酒飯再走吧”
“軍情如火,就不勞煩了。諸位安心種田,不要鬧事。李家軍絕不對良善百姓下手。”
“哎,慢走,慢走。”
類似的場景,還在無數個村子上演。
這一次針對的是鄉村,暫時沒有對縣城府城動手。
被選出來的這些人,被集中到了太湖畔,接受訓練。
就和武裝民兵一樣,先背軍規,然后是隊列,最后是實彈。
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頻繁的體罰。
主要是出錯,沒有說教,直接以短棍、拳頭教育。
打的這些人心驚膽戰,痛哭流涕,跪地哀求。
然而,下跪哀求只會引來更瘋狂的體罰。
民事官范京,只看了一次,就憂心忡忡的詢問李郁,是否過于苛刻了
這些人原本就是農夫,現在想一下子成型,太難了。
李郁卻是搖搖頭
“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沒有慢慢來的可能。不過你放心,殘酷的軍事訓練只是過程,這批人我另有他用。”
東山士官學校,第二批學員還未畢業。
在這種軍情如火的時候,又抽調300名精銳脫離戰場,接受系統化的基層軍官課程,實在需要魄力
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李郁很忙,除了戰略需要做決定。
還要抽空到士官學校講課,畢竟掛著校長的頭銜嘛。
畢業當日,都要進行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講,并授予所有人指揮劍。
將氣氛烘托到炸裂,所有學員恨不得為自己而死,才算罷休。
西線,暫時停火了。
清軍在丹陽縣城據守,不斷增兵,囤積糧草軍械。
李家軍忙著修繕加固常州城墻,也在增兵。
兩城之間的百里范圍,就成為了前線。
百姓紛紛逃難,扶老攜幼,躲避戰火。
大部分人是往西邊,江寧府方向逃難。
因為那是清廷的實際控制區域,感官上更安全。
這也說明,大部分人更看好清廷會贏得這場戰爭。
林淮生駐守常州城,
每天戎裝巡視各項工程,還有第一軍團各部。
他心里憋著一股邪火,等著機會狠狠的痛殲清軍。
主公如此信任,將第一軍團托付給自己,卻是出師不利,圍攻一座僅有綠營民壯防御的府城,居然付出了一個半營的傷亡。
一想到此事,他就想踏平丹陽城。
“報,主公軍令。”
他展開一看,露出了笑容。
“傳令下去,城中士紳商賈,若想離開,只需交納500兩出城費即可。至于百姓,任由離去。”
“大牢里的府衙官吏怎么處置”
“一視同仁,500兩起步,2000兩封頂。看著辦吧。”
林淮生不清楚主公的用意,但是不影響他照辦。
在忠誠方面,他無可挑剔。
在信任方面,更是無條件相信主公的任何軍令。
常州知府董昌盛,被獄卒推搡著拖出了大牢。
以為大限將至,破口大罵
“爾等惡賊,要殺便殺。本官董昌盛,不辱朝廷。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董大人,不用粉身碎骨,你可以走啦。”
“什,什么”
獄卒指著大牢外,董家人說道
“他們已經付了贖金,現在你可以出城了,你自由了。”
董昌盛茫然,被家人們拉著進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