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成分迥異的第二軍團
淮西人老鄭,曾經在胥江碼頭討生活,后效力于長興煤礦。
“拜見主公。”
李郁沒有立即出聲,而是觀察了一會他的反應,施加一點來自上位者的威懾。
果然,看到了此人的逐漸不安。
“起來吧。”
“謝主公。”
“叫什么名字籍貫何地”
“小的鄭河安,安徽潁州府阜陽縣鄭家圩。”這個漢子一口中原官話,恭順的回答。
圩四周被堤壩圍繞的村子,在皖北低洼平原很常見。
李郁問道
“鄭河安,想出人頭地嗎”
可誰也不想擁有這樣的母親
中午,
微笑道
“我給你一個機會,你回鄉招募壯丁,把他們帶回來。”
“你,衣錦還鄉,混的不錯。告訴老鄉們,你東主的商隊招募護衛,要能打的,敢玩命的。餉銀不低,一天三頓飽。”
“你帶2000兩銀子回去,先把官府打點一下。不要太多,否則反而惹人懷疑,畢竟伱弄走流民,對于當地官府來說也是好事,減少民變壓力。招募的人分批送走,登船走淮河進入江蘇,到黃海之畔的角斜鹽場會合。在那里會有人將他們送上海船,之后的事就不必你操心了。”
他一刻也不想等待,要帶著他的一群弟兄們殺回老家。
在碼頭和副會長趙二虎起了沖突,差點被滅掉。
幾千里黃河,除了給沿岸農田灌溉水源這一優點之外,其他的全是麻煩。
“請,請大人指教。”
“主公要多少人”
“當初是怎么離開家鄉的”
“當兵吃糧”
賈笑真欣然赴約,并且再次提點他該怎么辦好差事。作為一個進入李家軍序列略晚的無良書生,他能夠快速混到宣傳署長這個位置,靠的是個人能力
鄭河安敢打敢拼,有反抗精神,野心勃勃。
“糊涂,你當潁州官兵是瞎子嗎”
“主公放心,咱一定辦的漂漂亮亮。”
后陰差陽錯的遇到了李二狗,氣味相投,引薦投到了李郁門下。效力大半年,終于等來了機會。
出過許多的帝王將相,民風彪悍,殺頭只當風吹地。所以,“黃泛區”改為“傳統創業區”或許更好聽。
“家里還有幾口人”
“想,咱做夢都想。”
“沒了,都死光了。那年水太大,我抱著一棵樹兩天兩夜沒合眼,等水退了才下去的。”
也是歷朝歷代,起義次數最多的區域。
鄭河安恭敬的邀請賈署長到附近的一家飯莊,用點便飯。
李郁點點頭,
黃河流經的魯西南,江蘇北,以及皖北豫南,所謂的“黃泛區”。這是一個苦難、無奈、不太好聽的名詞。
“你準備用什么名義招攬青壯”
賈笑真不愧是搞宣傳陰謀的大師,娓娓道來。
“嗯,交通、銀錢、路線你去找賈署長商議。”
“謝賈大人提點。”
然而,宣傳署署長賈笑真的表情卻讓他很不舒服。
“5000到10000吧,要強壯的,20歲以下的。最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明白嗎”
黃河,說是母親河。
“明白,只要好漢,不要孬種。”
出門時,他內心充滿了斗志。從小艱難求生,洪災只身逃出,流浪到江南和一幫老鄉聚眾,但光靠拳頭也混不到幾個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