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軍團補充了2個營的淮西兵源,戰場表現很不錯。”
“雖是新兵,可大多驍勇善戰,悍不畏死。打進江寧時,其中一個營進攻速度奇快,從定淮門一口氣殺穿全城,傷亡率也是全軍團最高的。”
“哦對了,這是立功名單。”
李郁接過瞅了一眼,一半是淮西兵。
按照事先制定的賞罰措施一口氣要升任9個副隊長,4個隊長,還有2個營指揮使。
“主公”
“照辦,我說過的話就要兌現。朝令夕改的正治是走不遠的。”
“遵命。”
“賞銀、撫恤都發了嗎”
“按照主公的吩咐,在每營文書的見證下,發到了士兵的手中。”
“反響如何”
“欣喜若狂,歡呼主公萬歲。”
李郁笑了笑,又叮囑道
“第一軍團預計會駐扎江寧很長一段時間。軍營要和民宅區域分開,盡量做到涇渭分明,不得有來往。軍隊要保持戰斗力,就必須純潔”
“主公放心,屬下明白。”
李小五提醒道
“那他們拿了賞銀,總是要花的。總不能”
這句話提醒了李郁,他立即抽出一張紙,寫了百余字的簡要措施關于做好李家軍營區經濟的若干想法。
自己出資在營區里開設店鋪,涵蓋吃飯、喝酒、喝茶聽評書、澡堂、日用雜貨等行業,定價略低于市場價。
從當地百姓中雇傭伙計,注意身家清白。只拿固定工錢,不和業績掛鉤。宣傳署派出的說書先生,注意引導。
如此一來,一箭雙雕。
既回籠了部分軍餉,又阻隔了軍隊和地方過多接觸,腐蝕戰斗力。
“來人。”
“將此信交給胡師爺,讓他牽頭辦理,特批經費1500兩,在江寧城試點。”
“淮生,你趁著最近這段時間,在江寧募兵1000人。我想經歷了圍城期間奸商和清廷的摧殘,江寧或許會有一些人愿意從軍。”
“遵命。”
林淮生走了,他肩上的擔子很重。
第一軍團經歷了常州戰役,江寧戰役,板橋戰役,好不容易有個緩緩的機會,正好補充傷亡缺口,厲兵秣馬。
火炮火槍修繕維護,士兵們養精蓄銳。
炎炎夏日,即使是本地人都覺得疲憊,何況是北方來的清軍呢。
揚州府儀征,江北大營連綿10里。
在烈日之下,軍旗一動不動,死氣沉沉。
兵丁們要么躲在帳篷里,要么躲在樹蔭下,太陽下山前后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集體下長江納涼,順便洗去臭汗。
然后才有胃口吃點東西。
乾隆四十一年的夏末,異常悶熱。
陜甘綠營兵連吃油潑面都提不起精神了,可見戰斗力是真的下滑嚴重。
海蘭察巡視大營后,默默的給乾隆上密折。
他是文盲,只口述,自有軍中文書代筆
“奴才海蘭察冒死上奏,揚州暑熱難耐,在八月半之前都不宜用兵。土爾扈特、土謝圖汗騎兵乃北方勁旅,或可晚至。以免人馬染病,難以治愈。”
“奴才斗膽,取江南當先控長江。賊船犀利,竊據崇明。時常滋擾北岸”
突然,帳外一片喧囂。
一戈什哈掀開簾子,氣急敗壞道
“都統,賊船又來了。”
海蘭察騎馬趕到長江畔,見上百人正狼狽的往岸上爬。
江水一片血紅,尸體漂浮。
一艘小型戰船,炮口冒著裊裊白煙駛入青紗帳,深藏功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