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余收斂起笑容,他突然覺得這些殖民者不懷好意。如果不是明清朝廷的軍事威懾,恐怕他們早就登陸長江了。
他沒有想錯,實際也是如此。
史密斯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大臣閣下,我在呂宋島聽一位東印度公司的高級雇員提起過一件事,或許您會感興趣。”
“哦”
“由于大清帝國廣州官府對于歐洲商船,頒布了前所未有的仁慈政策。深受鼓舞的撒克遜屬東印度公司,向倫敦請求派出一支高等級使團訪問大清。”
胡雪余的眼神,一下變得犀利起來。
“小道消息”
史密斯搖搖頭
“應當是真的。這是個重磅消息,恐怕在整個南洋都傳開了。”
胡雪余立即將此事稟告給了李郁。
李郁聽聞后,先是震驚,然后是狂喜。
“太好了,天助我也。”
“王爺,這可不是好事。一旦談判成功,清廷就多了一個盟友,而且是強大的海上盟友。輕則封鎖我們的海上航線,斷我海貿計劃。重則是可能腹背受敵的清廷不擅水戰,可撒克遜帝國擅長呀。”
見胡雪余緊張無比,李郁笑道
“泰山勿憂,他們談不攏的。”
“萬一呢”
“我會出手。”
倆人移步一處空曠的亭子里,確保再無第三雙耳朵。李郁才輕聲面授機宜,讓他勿憂。
“不可掉以輕心。此事絕不可外傳,否則會耽誤大事。”
既然這件事已經浮出了水面。李郁干脆又召來了福成。
他一進門就單膝跪地,非常恭敬
“商貿事務副大臣福成,拜見王爺。”
“起來吧。生絲行業的調研,進展的怎么樣了”
福成從懷里掏出一張紙,恭敬遞上
“環太湖流域的生絲產量,占據了全天下的一半。另外一半分散在南方各省份,主要是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
李郁點點頭,環太湖帶向來就是養蠶、繅絲、緙絲的傳統區域。
江南富庶,一半是靠絲綢撐起來的。
一直到20世紀才衰微下去。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絲綢、茶葉渠道牢牢握住,將來的帝國騰飛就有了基礎。
“江南地區有6個大戶從散戶手里收購生絲。其中3家在湖州,2家在蘇州,1家在松江。”
“那他們收購生絲之后呢”
“再賣給絲綢織造大戶,加工成各類絲織品。”
“這些絲綢大戶吃得下”
“王爺有所不知,實際上大戶也會再分發給底下的很多散戶。散戶家里有兩三臺織機,賺取個手工費。這個環節里都是熟人,所以是可以賒欠的。”
李郁煥然大悟,相當于后世的“來料加工”,果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一個合格的織工一年能掙多少錢一個繡娘又能掙多錢錢”
“織工二三十兩。繡娘翻一番起。”
“這么多”
“是的,所以江南手巧的女娃很搶手的,有的十歲就能做繡娘了。”
李郁笑了,他突然頓悟了一件事。
所謂的蘇松一帶家庭,女人地位高的原因,是收入
世上的一切問題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個人收入決定家庭地位。
別的地區男尊女卑,因為謀生方式只有種田,而女人顯然干不來耕種的體力活。只能做點家務,洗洗曬曬,并不能帶來進項。
而江南的女人養蠶、織絲、刺繡,屬于高收入人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