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絲主產區湖州府南潯鎮的絲商們,私下早就傳的沸沸揚揚。
高風險伴隨的是高利潤。
最后一句話過于震撼,
前段時間吳王的人斥重金大肆買入生絲,金額高達50萬兩。
“你們面臨的是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躋身帝國話事人的難得機遇。諸位商界同仁若是沒抓住這個機會,怕是要遺憾三代人。”
“嗻。”
公平交易,沒有不配合的道理。而那些生絲實際上并未挪窩,依舊放在南潯鎮的倉庫內。
“福大人,需要我們做什么您就吩咐吧。”
這位徐姓商人,骨子里充滿了冒險和賭興。
第一桶金,靠勤奮。
第一座金山,靠賭
眾所周知,金山從不單獨出現,乃是群居獸。當你擁有了一座金山,很快就會擁有連綿的金山。
他的積極響應,讓在場的人都有些心動。
廣州十三行的出口貿易做的紅火冒煙,這是人人皆知的事。絲綢、茶葉、瓷器賣到發瘋。
由此推斷生絲的價格還有上漲空間,風險不是特別的大。
等眾人議論的差不多了,福成才笑道
“民以食為天,咱們先去吃飯,飯桌上慢慢聊。”
“福大人,像您這么親民沒有架子的重臣實在是太罕見了。”
“新朝新氣象,不要叫大人,叫大臣。”
“是,大臣”
酒桌上談事,才是大清朝社交的正確打開方式。
幾十人都借著敬酒的機會許下了承諾,福成都勉勵兩句,然后一飲而盡。
他這個內務府出來的子弟,如魚得水。
千杯不醉,醉了也不懵。
自己說的話,清清楚楚。別人說的話,也記得清清楚楚。
渾身上下除了腦袋還行,其他軟的像棉花。
老爹特意叮囑過自己,商務大臣,大有作為。
王爺的軍隊與眾不同,消耗巨大。同等兵力的消耗是綠營兵的十倍,八旗的三倍。
消耗的是什么是銀子
炒生絲一定要成功一定要非常漂亮
這是將來在新朝安身立命的本錢,是血稅否則光這個八旗的破出身,日后定然被人排擠的嗷嗷跪。
散會后,
祖籍寧波的徐姓商人,在登上馬車前又回頭望了一眼。
“江南絲綢棉紡協會”橫幅在風中晃悠。
他心里默念了一句
“戰場有敢死隊,商場也有敢死隊。”
“贏了做人上人,輸了全家下南洋,20年后卷土重來。”
而福成,則是帶著醉意在琢磨一些數據。
整個大清朝的生絲產量大約是18萬擔一擔,是100斤,市價在320兩,環太湖流域占了一半,都在王爺治下。
另外一半分散在南方許多省份。
根據情報晉商抱團在炒那另外一半,以各地的票號為據點,瘋狂掃貨。
科普太湖流域的蠶繭一年3熟。每3斤鮮蠶繭可出1斤干蠶繭。1斤干蠶繭,繅絲后可得1兩5生絲。生絲就可以直接做成絲綢面料,一些色織面料則需要用熟絲。
這可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啊。
超過了大清朝廷一年的總收入。
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清醒,福成忍不住在腦海中開始盤算,這個局該怎么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