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到時候現貨拋出去,晉商不收呢
萬一,原料的漲價壓力轉嫁到絲綢成品后,洋商怒而不收呢
炒作,是不宜長久持有的。生絲不是鋼鐵,有保質期的。
一系列問題把他的酒意全部驅散了。
對著油燈靜靜的發呆。
跳動的火焰里,看到的都是金戈鐵馬。
大別山,位于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理論上站在最南端的山峰可以眺望長江,甚至是皖南池州府
這個名字的由來,要從西漢說起。
據說,司馬遷爬上大別山主峰,發現南北景色大相徑庭。
北面還是覆雪皚皚,南邊卻已經草木盛開,鳥語花香。于是感慨道“此山之景色,大別于其他山。”
故而得名大別山
白蓮殘部進入此山后,已經深入腹地。
洪教主瘦的脫了相,被追的像條狗麾下兵已不到5000,其余的都倒在了逃亡的路上。
“官兵是吃了大力丸嗎”
從湖北一路逃跑,官兵就陰魂不散。
撫遠大將軍阿桂早就停住了腳步,派出了麾下兩支數千人的軍隊窮追猛打。
一路是成都副都統歧征帶領,2000人,旗漢各半。另一路是綠營守備張九佬帶領,3000多人,全是綠營兵。
阿桂的原話是哪怕追到大海邊,也要砍下洪逆的腦袋。
起初八旗馬隊的追殺特別順暢,每一次都是收獲滿滿。
進入大別山區后,就變得艱難了。
騎兵只能改成步兵,暫時留下戰馬。
而且山中雨多,潮氣大,火器弓箭都很快變得不堪用。雙方拉平到了同一武備水平,白刃肉搏。
鄭春壽腳穿草鞋,戴著斗笠。
腰左側掛著糧食袋,右側掛著刀,月匈前掛著一布袋子,里面探出一只橘貓的腦袋。
戰馬沒了,早被殺了吃肉。
所有人都在逃命,顧不得思考其他。
他盡量的待在隊伍的中段,不深入叢林,防迷路防敵襲。
也不是沒想過脫離白蓮,自謀生路,而是在這茫茫大山中,獨自一人死亡的概率更大
除了糧食、追兵、毒蟲猛獸、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危險山民。
鄭春壽已經不止一次的遇到過這種事,山民遠遠追蹤,殺掉隊兵丁。
刀劍、鞋子、衣服,銀兩全部拿走,遞家用還能到官府領賞。
不知道哪個殺千刀的出的惡毒注意,凡白蓮首級都可領賞500文,有腰牌旌旗等證明身份可領賞銀1兩。
“教主,咱們就是出了山也是死路一條。”
“官兵怕是早在平原等我們鉆進去,馬隊來回一沖,咱們就死透了。”
老兄弟們的話,總是很難聽但是很實在。就連司馬尚這個文官也默默點頭,表示贊許。
他提出了一計
“不如就地尋一地臨時扎營。順便伏擊一下追擊的清軍。”
“行。”
于是在這煙霧繚繞的山峰,眾人開了個簡短會議。
派出斥候四處尋找伏擊地點,還有擁有小塊平原的區域安身立命。
洪大昌氣憤的往地上一坐
“我也不跑了,和官兵打一仗。”
見教主振奮,眾人也振奮精神開始做戰前動員。這一仗,不為彌勒,是為了自己的生死存亡。
作為斥候的鄭春壽,帶著兩個人悄悄的離開了主力。
峰回路轉,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