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旁人眼里,會嘖嘖感嘆。
皇上多關照漢臣,多關照老于家。
只有少數看的透徹的精明人,才一眼清楚,這是把老于家架在火上烤。
一江之隔,秋收在即。
這個督糧道,可不好當喲。
要供應江北大營,還要供應京師祿米,于敏中怕是老骨頭都要榨干幾根。除非,他不在乎這個大兒子的前程了。
保和殿的這一場君臣奏對,足足持續了2個時辰。
小太監甚至送了兩次茶水和點心,防止皇上和三位臣子餓著渴著。
乾隆舊事重提
“和珅你上次說的封鎖硝石的事,朕琢磨了一下,評價是切中要害。”
“奴才也就是靈感一現,沒想到歪打正著。”
“不,你確實提醒了朕,這或許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乾隆突然來了精神,眼神放光
“幾次交戰,都說賊酋的槍炮犀利,官兵吃了大虧。朕詢問了內務府負責火器作坊的奴才,火藥的原料當中,炭隨地可得。可另外兩樣,尤其是硝石很難獲得。”
“朕反復思索,猜測賊酋的硝石來源是走私。”
“咱大清的有些人,為了那點銀子,腦袋都敢不要。”
乾隆的語氣逐漸嚴格,陰狠。
他突然伸出右手掌,在空中狠狠攥成拳頭,好似捏到了李郁的命根一樣。
“封鎖硝石礦,打擊走私。讓賊酋火藥逐漸枯竭。”
“調集南方各省綠營兵,以八旗兵督戰,輪番進攻江南,消耗賊酋的現存火藥。”
于敏中當即激動了起來,高聲頌揚
“皇上之洞察銳利,千古罕見。江南匪亂,旬日可平。”
乾隆矜持的笑笑,端起茶碗
卻又聽到一句
“可老臣擔心,皇上的英明策略,會被底下人執行壞了。”
和珅立馬接過
“于大人所言有理。走私鏈條,斬斷不易。需擇一有魄力,有能力的干臣,作為欽差督辦。”
“老臣推薦劉大人。”
劉墉一臉錯愕,望著于敏中慢是褶子的側臉。
心想,你老東西沒事吧
然而他看到了皇帝透過來的一縷眼神,充滿了探詢和期許。
猶豫了片刻,也僅僅是片刻。
他拱手道
“臣愿往。”
乾隆點點頭
“著軍機處擬旨,內閣學士劉墉加體仁殿大學士銜,即日出京赴西南,督辦硝石。”
“凡走私者以及幕后庇護者,一經查實可當場斬首。無論官民。”
“皇上圣明。”
劉墉那片刻的遲疑,還是讓乾隆產生了些許的不滿。
心中默默的和他爹劉統勛比較了一下,覺得兒子不如老子,遠甚。
三人磕頭退出保和殿,慢悠悠的走在紫禁城內。
和珅最年輕,可他可以放慢了步伐。
于敏中最老,走的不緊不慢,晃晃悠悠。
沿途太監宮女們見了,立馬退避到道路兩側,靠墻讓路。
紫禁城,
乃是天底下一等尊卑有序的地方,做什么都要講究次序。
活物要講,死物也要講。
之所以不種樹,除了防刺客的因素之外,還有害怕樹葉不懂尊卑,不按序按旨掉落。
太監走過,它掉一片。
皇上路過,它敢掉一排。
所以,全部砍伐掉盡可能避免一切意外因素。
到了宮外,于敏中一聲不吭的上了馬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