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歡呼雀躍,直呼痛快。
那三爺得意的往后一靠,翹起二郎腿。
這一句過分扭曲邏輯。
原來撫遠大將軍這是為了避嫌,故意打敗仗。
追問為何要各自分兵土爾扈特內部還分彼此嗎
那三爺警惕的躲過了這個敏感話題,他在理藩院待久了,知道哪些是不能碰的滑滑梯。
幸好,有個不著調的茶客及時把話題帶偏了。
“聽說那哈屯,年輕健美,一身好騎術”
那三爺點點頭,這是實情。
這位茶客來了精神,說道
“依我看,皇上他老人家就應該納了哈屯,如此不就多了數萬精銳騎兵嗎”
噗,許多人忍俊不禁,噴了茶水。
那三爺捂著額頭,半天沒緩過來。
不過,他細細琢磨了一下,覺得這事還真有可能。
孤兒寡母的入京,痛快的發兵。保不齊就是皇上他老人家龍馬精神,發了威
再看眾人,個個擠眉弄眼,表情賤兮兮。
這種話題好
聊其他話題一言不合就吵起來,臉紅脖子粗,影響友情。這種話題大家都能參與,而且沒有矛盾。
茶館嘛,素來是藏污納垢之地,沒毛病。
最終,
還是有人小心翼翼的提起了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
“諸位聽說了嗎前兩江總督李侍堯在刑部大獄待著。三法司審了好幾場,就沒個結果。”
“您是想說,他和偽吳王有些親戚關系”
“噓。”
眾人縮縮腦袋,知道不能說太過火。
但越是危險的話題就越有含金量。
京城里頭,九成的旗人都知道這個謠言。甭管真假,大家先過個嘴癮熱鬧熱鬧。
以至于紫禁城內的乾隆都聽說了這個謠言。
這個謠言的源頭,是來自江北。
在李郁的授意下,情報署開始向江北滲透活動并傳播了數條謠言。這僅是其中一條而已。
但是能夠跨越山東、直隸,直接傳播到京城,卻和情報署無關。乃是前江寧將軍崇道的心腹們幫著在京城傳播的。
目的是為主子脫困。
邏輯很清晰,
李、崇2人矛盾形同水火,如果把李侍堯冤死了,崇道就自然沒事了。
所以謠言才會如此肆虐。
像李、崇這類的封疆,即使在刑部大獄里也是待遇超高的。住的是單間,有家具,有干凈被褥,有陽光照射,一日三餐可點菜。
獄卒們點頭哈腰,哪兒敢大聲說話。
像這種級別的犯人,即使明天送上斷頭臺,今天也要小心伺候著。
原因很簡單,
他的子孫還在,門生故吏還在,人死余威在。捏死你個小小獄卒,不費吹灰之力。
獄卒端著兩份一模一樣的飯菜,彎著腰進來了。
“二位大人,請用晚餐。”
“伺候不周到的,還請包涵。”
李、崇二人的單間都沒有上鎖,一推就出來。
倆人打了個照面,不忘互相攻擊一下。
“哼,貳臣之孫,漢奸后人。”
“八旗恥辱。”
年輕的獄卒不敢抬頭,生怕被遷怒。夾著尾巴溜出大獄,把最外面一層鎖小心的鎖上。
同伴問道
“咋又挨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