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忍住了,心里嘆了一口氣。
作為一個紹興府出來的人,江南的販夫走卒打仗是個什么模樣,他都不敢想。
心中腹誹,王爺你哪怕打下臺州府、溫州府再就地征兵,也比現在靠的住。
而且,代價也沒有這么的高昂。
重視忠誠下屬,飽學之士沒有錯。區區普通士兵就沒必要了吧。咱大清,有的是壯丁
而且,一口氣增加上萬的1檔經銷商。
店往哪兒開
實際上他是多慮了。
作為一個穿越人士,李郁對于酒水專營的玩法可太有數了。有個現成的例子,照著抄就行了。
禁酒是不可能的,這違反人性。
10文一斤的劣酒隨便買賣,不至于挨罵。
往上,直接以人為手段消滅了中低檔酒水,以中高檔酒水填充了這個空白。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中高檔特指價格
酒,不是生活必需品。
人,飯吃飽了就行,酒可以不喝。所以這一波騷操作不至于動搖統治基礎。
胡雪余猶豫了半天,還是詢問道
“王爺,如果民間反響冷淡,不愿意購買怎么辦”
李郁笑道
“你倒是提醒了本王。”
“記錄,即日起各縣大戶酒廠所出酒水統一包裝,統一貼牌。各軍團、各衙門、各商會出資購買第一批,擴大影響。”
“本王麾下所有官吏,只要是宴請就必須喝咱自己的酒,私人場合除外。”
胡雪余詫異,隱隱覺得有些道理。
追問道
“王爺,酒的名字”
李郁突然想起了,穿越前的那些事。
這個嚴選,那個優選的。
干脆,也搞一個“郁選”系列吧。
酒,就是系列內的一個產品。
“郁酒。怎么樣”
“妙,妙啊。就叫御酒。”
人和人的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
看似無傷大雅,實則后續問題很大。以至于李郁也要捏著鼻子接受現實。
這就好比,作品的解釋權并不在創作者手里。你說了不算,大家愿意相信的才算。創作者最好識相,莫要強行辯解。
而不久后郁酒推向市場,初步成功,
李郁果斷的成立了一個“王家郁選公司”,集中經營旗下貨品。等稱帝后,再改名“皇家郁選公司”。
不再讓各地縣衙插手,直接實現了公司和經銷商的對接。
當然,賦稅必須留給各縣。還有每賣出一斤郁酒,給當地分紅1文錢。
李郁自認為,這樣的分配制度就算很講良心了。
提前為自己置辦點私產,很有必要。
皇帝沒錢花也很痛苦的,花點錢享受享受就要被那幫大臣叨叨,惡意的提各種建議,說那些冠冕堂皇的話。
還要被窺探隱私,實在是不爽。
打了一輩子仗,享受一下還不行嗎
李郁很清楚,想做真正的圣人是沒有好下場的,口頭自稱是圣人就行了。
揚州府,
布政使衙門,錢峰一臉黑。
底下站著一群貌似謙卑,實則桀驁的紅頂子。
淮安督糧道于運和、揚州知府胡佐佑、以及淮、徐、通、海的主官。
仍在大清治下的江蘇各州府主官都來了。
“本藩臺想鄭重地再問你們一句,豐濟倉、廣運倉儲糧究竟有多少”
清代運河沿線有四大糧倉。一是江蘇淮安的豐濟倉,二是江蘇徐州的廣運倉,三是山東德州的德州倉,四是臨清的臨清倉。
以上,理論上單座儲糧量谷值在150萬石,峰值在300萬石。
可誰都清楚,理論啥也不是。
錢峰產生了極大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