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個衙役如狼似虎的時代,百姓敢往袋子里摻土,或者裝潮濕糧食的概率很低很低。
不敢真的不敢
大清的百姓茲要一出門,就自帶三分責任。唯恐麻煩找上門,哪兒敢和官府偷奸耍滑
不如直接省略開袋環節,節約無數時間、人力成本。
啥君子赤子的,都是宣傳需要。
真實情況是
糧食早一天入庫,西線才能早一天開打。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正式展開秋季攻勢打九江。
當然了,
明年或者后年肯定會有聰明人發現這個漏洞,抱著僥幸心理惡意給糧食摻土灑水。
畢竟省下的糧食才是自家的嘛。
對此,李郁了然于心。
明年后年就會突然增加抽檢工序,凡是發現的當場拿下,全家充軍,咔咔咔。來個不教而誅
上位者之心術,自然是遙遙領先200年的。
以淳樸百姓之偶生狡黠,自然是算計不過的。
附近的二十幾個村子在半天內全部完工。
船隊全部滿載,揚長而去。
按照事先規定,他們會沿途給縣城、府城各官倉相應數目的糧食。
其余的糧食則送至太倉的戰備倉。
目前,有4處戰備倉。
分布在治下的邊緣地帶,用意不言而喻,就近支撐軍隊打仗。
像這樣的船隊還有很多很多,穿梭在江南河網。從水線高高,到吃水深深,每天收獲滿滿。
各地的倉庫很快盆滿缽滿。
李郁驚訝的收到了一個尷尬的消息
“倉庫裝不下了。”
“各府倉、4大戰備倉全部滿了”
“回王爺,是的。”
范京很開心,很自豪,他開始用數據說話
“截止2日前,一共收了210萬石糧。預計總數會突破300萬石。所以要趕緊加修糧倉。”
胡雪余作為一個資深前師爺,倒是很快反應了過來。
他笑道
“恭喜王爺,朝廷一年的漕運糧食總量是400萬石。咱們區區十幾府就快接近這個數字了。有糧就有人心,王爺的大業有望”
李郁也笑了。
這就是沒有中間商吃差價的紅利,什么火耗、平余、丁銀、這個捐那個稅,全部歸我
范京也笑了。
作為前存菊堂成員,他很自然的產生了一些聯想。
那會弟兄們靠著打出來的威名,在府城收取些“微薄”的安保費。如今,靠著一張紙收取“天文數字”的合法秋糧。
地盤才是區區十幾州府而已,這要是軍旗插上紫禁城之巔
不敢想不敢想
收上來的錢糧能把太湖給填平嘍
范京一時間豪情萬丈,沖動的喊出了一句
“請王爺登基稱帝。”
李郁一愣,隨即擺擺手
“早了早了。”
胡雪余也點頭
“高筑墻,廣蓄糧,緩稱帝。王爺目前應該狠狠的擴軍盡快取江西全省和江北安慶重鎮。”
說到這,李郁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第4軍團現狀如何”
眾人一愣,不知如何開口。
還是范京說話了
“據說,第4軍團氣質特殊,一言難盡。”
次日,
李郁坐一艘快船趕到黃浦江以東,第4軍團駐地。
荒涼的浦東這會是絕對的鄉下。作為訓練場很好,不存在槍炮擾民或者被人窺視的風險。
軍營的大門口,掛著一幅對聯
左邊是種田開荒不如三年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