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遠大將軍行轅,來了一群將官。
關鍵崗位的技術工絕對不能動,這些人是寶貝,是未來大工業的螺絲釘。
鄱陽湖的入江口狹窄,酷似葫蘆口。
他會聽取這些一線軍官的使用心得,但不會全部聽取。軍官只考慮武器是否先進,自己卻要考慮武器的成本。
甲士營低頭猛沖,任憑箭矢落下。
行轅內眾人只知道他是奉命開拔,屯兵撫州府東鄉縣一帶,大致是廣信、撫州、饒州三府交界。
李郁也笑了
“豬面盔呢”
巴布塔盔也是一樣,僅能裝備最精銳的甲士,其余的還是配發諾曼盔吧。畢竟一頂巴布塔的成本工時能抵3頂諾曼盔。
他走到哪里,所有士兵都敬畏的望著他。
鄱陽湖大清帝國的第一大淡水湖。
所有人都堅信,大清必勝
甲士營沖進營壘后,挨了一輪距離很近的炮擊。
阿桂冷冷說道
“哦豬面盔、巴布塔盔,諾曼盔,飛碟盔,都是本王的設計,想在戰場上測試一下比較優劣。你怎么看”
4000土爾扈特馬隊卻突然趕到,在10里外逡巡。
第2軍團只能抽調出6個營,攜帶火炮前出戒備,同時以輕騎兵營在側翼以防萬一。
吳軍甲士的制式盔甲風格是中西結合,在防御性和靈活性之間取了個中間值。
第3軍團甲士營陣亡14人,受傷72人,輕傷為主。
好在厚軍服早已下發到各營,后勤給力。
次日,吳軍進攻清軍第2道防線。
原先的老總兵突發惡疾臥床不起,不得不臨時換人。
一打三,甚至一打五。
“下官當以十二成的慎重迎戰偽吳水師。”
“楊遇春,真勇將也。”
“末將有10成勝算。”
帳內的案上,
巴布塔盔、諾曼盔、豬面盔、飛碟盔依次擺著。
總之,長江水師上下都覺得沒有輸的理由。
漢陽總兵小聲嘀咕
“軍門,恕屬下直言,怎么也想不出偽吳水師有何辦法侵入鄱陽湖夏季或許還有一絲可能,如今可是枯水季。”
消耗火器彈藥就不提了。
最精華的部分是由一整塊略帶弧形的薄鋼板打造而成的月匈甲背心,還有從肩部到手肘的半圓弧薄鋼板。
楊遇春已經沖上了清軍營壘,他所佩戴的就是一款巴布塔盔,揮舞著一柄大刀,勇猛不可擋。
李郁希望他能夠突破湖口,楔入鄱陽湖施加壓力。此舉的意義是截斷了湖口清軍和九江的聯系。
“楊遇春,你呢”
讓這些商人深感不便,白花花的銀子放在面前愣是賺不到。
這個季節,天氣已經冷了。
再堅固的甲胄也擋不住霰彈的洗禮,傷亡慘重。就連殺神楊遇春的腿部也中了一發霰彈,血流不止。
“太丑了。而且視野太差,我寧愿不要。”
“馬總戎,你說呢”
上游吃肉,下游可以跟著喝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李郁的10年對內經濟規劃當中,也有三駕馬車
煤鐵、棉布、基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