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300兩。”
知縣也尷尬的打圓場
“本官出面斡旋一下,大家互相體諒嘛。王前輩,你也要有大局觀。”
宅子嘛,視戰況和人情輕重而定,說不定還要還給他。
“師爺,本縣士紳真不是東西,死到臨頭都不肯舍財。”
知縣琢磨了一下,答應了。
浮梁縣2處巡檢司被殲滅,還有3處汛兵失去聯絡。
傻子都意識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么。
次日征發了1000多民夫、100多頭騾子隨軍。沿昌江北岸進攻饒州府。
本來李郁是想改為“少年近衛營”的,比較貼切。但是一琢磨過幾年又要改。
浮梁縣城陷落
“休整半日,吃飽喝足小憩片刻。然后跟著本官,直取浮梁縣。”
“湖口縣那幫蠢貨,他們自以為拿出50萬兩現銀是報效朝廷,卻不懂這是在給自己挖墓坑,甚至是在給全江西的士紳挖墓坑。
“爹你也太吝嗇了,咱家雖然現銀不多,都投在產業上。可捐個幾千兩很輕松,擊退賊兵我們也受益啊。”
“嗯,下令吧。”
李小五率3個營的兵力另有民夫500人,將5門6磅炮拆開,一路肩扛手挑的過來了。
宅內的浮財肯定是要刮走的,反正沒有證據。
雖不如江南,但差距不是很大。
“往南邊先避避戰火,看看情況再說。”王鄉紳突然下定了決心,“逃亡時不得聚集在一起,分兩路。萬一有個好歹,我王家也能留根香火。”
“謝謝將軍。”
師爺尷尬的笑笑,其實以他的閱歷,知道本縣士紳的做法才是正確的。湖口縣士紳那是純粹的腦子進水了。
王鄉紳卻是微微一笑
“縣尊,不如打開縣倉犒勞這幫丘八爺畢竟,這也算公事”
“戰爭一開,我等士紳拿好地契房契,卷了金銀細軟,速速逃命才對。帶不走的銀子埋進地窖或者扔進鄱陽湖,也不能捐輸呀。唉”
“嗻。”
“那我們怎么辦”
然而,知縣卻是越發的不安。
“哎,東翁此言差矣。以縣衙的名義借,自然是縣衙還。一時還不上也不打緊,先欠著。反正這衙門也沒長腿。”
負責主攻的是童子營,人小體重輕靈活,以佩劍和短手銃踩著云梯一口氣沖上了城墻。
李郁在信中叮囑過他,盡量完好的占據景德鎮,控制瓷窯、制瓷工。之后工業大臣杜仁會派來懂行的官吏來接手。
江西不設提督,由巡撫吳志誠兼任。
北方多省都已經增加了每畝1錢的田稅。
“借下錢糧到時候讓本官還”
當然了,大清永不加賦,所以這1錢不叫賦稅,叫追繳歷年欠收的利息。
鄱陽湖湖口戰云密布。
景德鎮,是個金豬
江面頓時水柱沖天,硝煙彌漫。
“和平年代,士紳才值錢。戰火一起,士紳就是肥豬,光溜溜的肥豬。把你頭上耳朵上這些金閃閃的玩意摘下來,這會要了你的命”
“到時候,莫要怪弟兄們打仗不用心。”
而此時的縣城四門緊閉。
“總指揮,真的要強攻嗎”
一一四四一七四一四九
這就是開頭一幕,吵架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