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整編,練兵
九江城郊。
總指揮黃肆和副總指揮李小五,站在滕王閣頂層。
拉開千里鏡俯瞰底下火熱的練兵場景。
按照陛下的最新指示,第4軍團以營為單位,全副武裝的進行陣型隊列切換。
湖畔,
1位營指揮高舉佩劍,旗手緊跟其后。
“變陣,空心方陣。”
隊長們瞬間忙碌的像陀螺,指揮士兵們排成了8丈乘以8丈的空心方陣,每一面有3層。
第一排高舉上刺刀的火槍朝外。后2排則是輪流射擊,裝填,壓制火力。
整個方陣好似一個刺猬
中間是軍官,旗手,火炮如果有的話。
黃肆突然開口道
軍工署已經在緊急擴建一個規模龐大的火藥工廠,但距離投產還需時間。除了車間房屋修建、合理分區、工人技能培訓之外,安全教育也是大頭。
“我明白了。空心方陣沒有后方,沒有側翼,而且士兵出于本能會往后縮。這方陣就會越來越小。”
除了空心方陣,還有線列陣。
如今吳國擁有5個上過戰場的軍團,外加1個新組建的第5軍團,補充新兵后,已接近6萬條槍。
從上到下,理解的一頭霧水。
新組建的第5軍團由訓練署接手,其余的各軍團則是在參謀本部的指導下,自行組織訓練。
若是每次訓練都放上兩三槍,消耗的火藥就是一座小山。
然后,
“理論上是可以的。可實際上難度不小。非得是精銳百戰老兵,才能玩的轉。”
旗幟,鼓號,傳令兵,軍官的嘶吼,最終結陣。士兵們都感受到了一種集體賦予的力量感
參謀本部大臣譚沐光,
在這個正月里視察了3個軍團,分別是浙北第3軍團,贛北九江的第4軍團,正在銅陵沿江平原整訓的第5軍團。
參謀本部已經多次建議,嚴格控制訓練用彈藥量。
至于說報告里寫的什么,各軍團總指揮并不知道。
“一旦在平原地帶遭遇騎兵,此方陣切換嫻熟,1個軍團就可以獨立作戰了。”
譚沐光這個人雖是漕幫大佬出身,性子卻十分謹慎,沉默寡言,有些異類。這正是李郁看中他,提拔重用的關鍵原因。
其他工廠的工人馬虎,無非是浪費點原料。火藥工廠一旦出了紕漏,是要騰起巨大蘑菇云的。
非必要不開槍
火藥工廠已經跟不上了,不止是原料硝石、硫磺的短缺,還有產能跟不上。
觀察了他們的訓練結果,擬寫報告上交李郁。
第4軍團演練空心方陣上手速度是最快的。其余軍團皆慢一些。
實際上,
他還漏了一點,還需要一些文化。
李小五也接話
紀律,紀律,還是紀律。
軍官一聲吶喊,后排士兵迅速插進第一排士兵填補空隙,形成3排人挨人的線列陣。正面寬度30余丈。
黃肆點點頭,還是很冷靜的說道
參謀本部的冊子里,特意注明
空心方陣是燧發槍兵對付騎兵的最佳組織方式,但不能對付敵方步兵和炮兵,否則必敗。
哪怕是最精銳的近衛軍團剛開始也頗為頭疼。原因很簡單,軍官很多是大老粗,自己理解都頭疼。
隨著軍官的一道道命令,士兵們好似嚴密的螺絲釘,擺出了頗具戰場美學的陣型。
從營級訓練到偶爾的個營擺開陣型,最終大半個軍團一齊搞
士兵都戲謔,每天就是扛著空槍行軍,切換陣型。
6排火槍兵肩扛燧發槍,隊列不那么緊密的快步前進,模擬進入戰場。
沒有開槍
只有擊錘落下發出清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