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偶感風寒,說不能讓病氣染到陛下,所以讓我來了。”
“又長高了”
杜仁笑道
“這小子吃的多,一個月一個樣。”
“不能光琢磨軍工署那一攤子,要讀書寡人準備建一座學堂,你必須參加。”
“是。”
張承業滿口答應,爺爺說過,老張家永遠聽陛下的。
李郁問道
“工業口遇到什么麻煩了”
“硝石短缺,硬木短缺。這兩項資源關系到我吳軍的根本,以后只會更加捉襟見肘。”
“清廷對于硝礦查禁的越來越嚴了,我們給走私商的到岸價格已經是正常價格的5倍。就這樣,數量還是在逐月走低。”
杜仁點點頭
“臣看過那份匯報,比半年前少了7成。乾隆這是玩了命的封鎖我們。”
“你有什么想法”
“下次南洋再有船來。干脆讓商業口那邊溢價5成收購硝石硫磺。同時告訴他,只要是海船,無論大小我們都溢價收購。”
“我們的杜先生看問題依舊犀利,一語道破天機。”
杜仁拱手,謙遜的說道
“陛下過獎了。南洋殖民者航海幾千里,冒著無數風險,圖的就是一個利字。相比正常人,他們的冒險意識更強,只要有足夠的金子,他們能漠視一切法律和風險。”
“準了。”
參謀本部也搬到了蘇州。
原先的巡撫衙門,顯然不夠大了。于是將周圍的4條街全部買下,作為辦公場所。
百姓們拿了相當高于市場價2成的銀子,并無怨言。
建筑署組織人手,先推平所有房屋。
然后修筑了圍墻,再修筑官署。
考慮到擴容麻煩,干脆就直接修筑2層磚石水泥小樓。
建第1座小樓的時候,還是摸索著,進度不快。
后面就越來越熟練了,只要材料到位,好似復制圖紙。所有人隱約的體會到了標準化工業化的威力。
譚沐光單膝跪地
“拜見陛下。”
“坐吧。”
“臣和麾下的參謀們根據當前形勢,做了幾份作戰計劃,請陛下御覽。”
李郁看封面,
一份江西計劃,一份仆從軍計劃。
“你先給我講講。”
“我們一致認為,先取江西對吳國意義重大。我們多一份錢糧稅收,清廷就少一份稅收,此消彼長,高下立判。江西乃東南腹地,據之南可下廣東,西可進湖廣。從此,長江以南的戰局主動權在我。拿下江西,則我吳國西線防御無憂,南方無憂。”
李郁反問道
“我們的兵力和彈藥儲備能支持嗎”
譚沐光搖搖頭
“勉力為之,可。然短時再遇下一場大規模戰爭,則危矣。儲備彈藥需要時間、融合新兵提升戰斗力也需要時間。吳國可穩扎穩打,可穩健蠶食大而腐朽的清廷,但不能敗。”
李郁松了一口氣,速勝派投降派。
江南皮薄餡大,缺乏堅韌,內部松散。
假如譚沐光樂觀無比,他會考慮盡快換參謀大臣。
問道
“所以”
“所以參謀本部所有同仁經過半個月的推演,一致建議組建冷兵器仆從軍,以鮮血和尸骨徐推江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