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他就麻木了。
這天細雨綿綿,胥吏又來報
“府尊,又來了一只船。”
“哎,備轎”
知府大人懶洋洋的趕到碼頭,和同樣懶洋洋的津門鎮總兵一起熟練的接待了船上下來的夷使。
雨水滴滴答答,從總兵大人的頭盔流下。
這時,他突然冒出一句
“你說,這些鬼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嗎”
“啊。啊”
倆人突然嚇的一哆嗦,面如白紙,互相望著對方。
于此同時,春雷炸響,閃電劈中了附近的一顆柳樹,冒起了黑煙。
津門知府病了,大夫頗覺詫異,直呼罕見
仕途順利,正當壯年的人脈象怎么會如此虛弱
而強撐著心中惶恐,繼續接待了3波夷使的津門總兵,也迎來了堪稱詭異的一幕。
又是一艘破破爛爛的兩桅帆船靠岸。
“書辦,這是第幾波了”
“回總戎,一共來了16波。”
“這歐羅巴人咋回事,扎堆來我大清”
書辦笑笑
“許是他們那邊鬧災荒了,都來打秋風。”
說著,
2名相貌丑陋,滿臉興奮的夷人,點頭哈腰的來了。
總兵心中默念著,夷使又要磕頭了,又要獻破爛了,又要高呼大清皇帝萬歲了。
果然,全中。
常駐在此的理藩院通譯,問道
“你們又是哪國的使節”
“安道爾公國。”
書辦剛提筆,突然一愣,翻開冊子,瞬間震驚
“可是在1個月前,貴國使節就來了,此時就住在京城的驛館里。”
書辦詫異的望著通譯
“什么情況”
通譯茫然,趕緊詢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夷人連忙擺手
“不不,海上漂泊久了,我們記錯了,我們其實是,是伊比利亞使團。”
書辦炸毛了,嘩嘩翻到前面某一頁,指著上面說道
“可是,伊比利亞使團10天前就到了。”
現場所有人都安靜了,似乎時間陷入了停滯。
津門鎮總兵退后兩步,手已經摸上了刀柄。
突然,
其中一名夷人堅決說道
“沒錯,我們奉伊比利亞國王之命出使大清,一共來了2艘船。但是中途遭遇了風浪,被迫失散了。他們先到了,我們后到了。”
通譯松了一口氣,書辦也松了一口氣。
津門鎮總兵如釋重負,摘下頭盔抹著汗珠子。
他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旋渦當中,而且不確定這個旋渦有多大,最終會卷進去多少人。
聲音嘶啞
“別問了,別問了,快,快讓理藩院的人接手。”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