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忍了一肚子氣,回到生米渡。
斥候又帶回了一個情報:
“報將軍,吳軍在贛江搭浮橋!”
“什么?你沒看錯?”
“千真萬確。”
……
王連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豐水季,在贛江搭浮橋?偽吳王會法術不成。
突然,他一激靈:
“那他們豈不是有很多船?”
“是,是吧。”
“兵法云,半渡擊之,順便奪船。集結弟兄們,隨本官血戰。”
王連原本就是小兵出身,靠在征緬之戰中率先孤身跳入緬寨,立下了先登功勞。
乾隆一激動,下旨連升6級。
直接成了游擊將軍!
所以,他的事跡貴州綠營人人皆知,軍中威望頗高。
王連左手持藤牌,右手持短刀。
向兵丁們做戰前動員:
“老天爺不長眼,江西突發大水。2位總兵都被困在了三江口,偽吳王也被困在了贛江東岸。現在賊兵在搭浮橋!弟兄們,跟著本官搏一次,敢不敢?”
兵丁們鴉雀無聲。
王連高舉佩刀:
“殺,殺,殺。”
……
于是,這支2000人的隊伍踏上了向北的征程。
貴州綠營兵雖然人人腳蹬草鞋,可行軍速度飛快。走慣了山路的鐵腳板,在平原行軍步履如飛。
30里路,只花了1個時辰。
而且,
許多人心里都懷有一個小目標,像王游擊那樣,一藤牌一短刀,拼個官爵。
哪怕升個把總也好啊。
不用天天吃番芋土豆,能吃點正經糧食。
不用天天吃酸,可以吃的咸一點。
貴州人愛吃酸是有復雜歷史原因的,地處邊陲、道路險峻、完美避開了所有鹽礦脈,也不靠海。
鹽,成了高端奢侈品。
素來有“斗米換斤鹽,斤鹽吃一年”的說法。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通過吃酸可以補充鈉,補充電解質,完美的替代了鹽的最重要功效。
生命,自會尋找出路!
每一項特殊的地方風俗、飲食癖好,背后都是無數人的鮮血總結出來的經驗。
……
贛江江面太寬,超過2里。
吳軍發現船只還不夠,只能從南昌城中又搜集民船。
七拼八湊,2個時辰才完成了所有小船的連接。
李郁看著天色,心中焦慮。
“傳令下去,撤掉民夫,讓軍隊上!要快!爭取在今日,大軍全部渡江。”
軍隊令行禁止。
士兵們每人拿幾塊木板,放到什么位置,各個營交替進行。
好似接力賽一般,忙而不亂。
同時,
派兵在城中搜羅木板。
城中大戶朱門、原巡撫衙門大門,甚至巡撫辦公的大案都被鋸成了木板。
士兵們甚至把孔廟的兩扇大門也卸下來了!
老榆木的,平整寬敞,踩在腳下特踏實。
不過鋸的時候,士兵們詫異的發現,原以為老榆木很硬,結果很軟。
鋸子拉開一個口子,后面就自動裂開了。
一點都不費力!
可能是耳濡目染吧!
畢竟這塊榆木成為孔廟的大門超過一百年了,多少也沾染了點人情世故。
……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