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打完了仗,我請客,大家伙敞開喝酒吃肉。”
“謝謝隊長。”
“謝謝叔。”
……
“陛下有令,集結,準備渡江。”
傳令兵高舉旗幟,在各營奔跑傳令。
士兵們立馬抓起刀槍,到各自軍官身邊報道。隊,匯合到營,營,再匯合到軍團。
贛江浮橋終于竣工了。
李郁望著那細長的浮橋,感慨不已。
“陛下,讓第1派遣軍先過嗎?”
“不,讓第2軍團先過去1個營。”
話音未落,東岸居然傳來了綿密的廝殺槍炮聲。
眾人大為震驚。
苗有林當機立斷:
“第1營整肅行裝,快速過橋!”
吳軍不成文的習慣,各軍團內部第1營往往是精銳老兵組成,戰斗力強悍。
數字靠后的營頭相對魚腩,新兵比例較大。
踏上浮橋時,人和人的間距相對拉開,防止壓力過重。
所有人都提著一口氣,望著彎腰快速通過浮橋的第1營士兵。
這浮橋可沒有護欄!
一旦失足掉進去,大羅神仙也難救。
走在最前面的軍官一直在吶喊:
“不要看兩邊,穩住,快點通過。”
……
好在有驚無險,
中途除了1人腳下一滑,險些墜江時候被同伴拉住了。
很快,
他們就知道槍聲是怎么回事了。
西岸的先遣隊和王連麾下的2000兵接觸交火了。
由于戰艦運力有限,僅僅渡過來半個營的兵力。
武器僅有燧發槍,且缺乏堅固工事,只能依托一個現成的巡檢司大院構筑防線。
第1營指揮使略一思索就做出了決定:
“抽調1個火槍隊,到南邊支援友軍。其余人橋頭周邊待命。”
待命守衛橋頭是提防第1派遣軍。
萬一,這幫炮灰們懷恨在心趁著沒人把橋砍斷了,那樂子就大了。
很快,第1派遣軍徒手踏上浮橋,盔甲、兵器都未曾隨身攜帶。
張老三也在其列,
浮橋晃悠,疊加失血過多、酒精宿醉,他差點一腳栽進河里。
快走到河對岸時,他前面1人不慎墜河,激起巨大水花。
落水之人瞬間就往下游飄出去10幾丈。
涼颼颼的河水甚至濺到了自己后背。
“生死有命~”
他嘀咕了一句,默默離開。
……
李郁至少看見了4人因顛簸控制不住身形而墜入贛江。
一時間,竟是不知道說些什么。
只能說,江西這一仗是虎頭蛇尾。
本以為是螳螂捕蟬,結果黃雀在后。吳軍是螳螂,南方各省綠營兵是蟬,老天爺是黃雀。
身邊的李小五似乎猜到了,
低聲說道:
“陛下,云南廣西援兵說不定已經被洪水沖跑了。上游三江口的那些清軍也未必能有活路。”
“但愿如此吧。”
王三松帶著孫子過來了。
“拜見陛下。”
“免禮。”
“陛下,請下令速速渡河。每人之間保持1丈距離,不要慢也不要太快。”
“嗯,都依先生之言。”
輕飄飄的“先生”稱呼,讓王三松渾身的骨頭都輕了幾分。
……
李郁若有所思,嘀咕道:
“看來,兵部還是有人才的。”
有了前人的經驗,后面就簡單多了。
軍官大聲喝令,士兵拉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