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上,身影穿梭不停。
每多過去1個人,李郁就放心一分。洪水也未必就能把南昌城淹沒,可兵家切忌弄險。
萬一呢,
萬一葬送了2、4軍團,又丟了江西,立馬元氣大傷。
此消彼長,戰局會很麻煩。
更可怕的是人心的動搖。
比如浙江巡撫王亶望這種騎墻派,說不定立馬就撕毀20條,做回清廷忠臣。
比如江南內部心懷鬼胎的士紳派。
……
贛江西岸,
游擊將軍王連,心中焦慮。
他透過千里鏡已經望見了浮橋上連綿不絕的吳軍。
“大人,怎么辦?”
一群千總、把總焦急的望著王連。現在必須要拿定主意了,否則所有人都將陷于絕境。
王連摘下官帽拋的遠遠的,大聲吼道:
“本官從一小兵官至游擊,更古未有之事,全賴皇恩浩蕩。本官決定以死報君恩。”、
“諸位,愿意否?”
眾人默然,紛紛領命。
王連站到高處,大聲吼道:
“一鼓作氣拿下巡檢司大院里的賊兵,把剛渡河的吳軍推下贛江,砍斷浮橋。我們就能立下不世巨功。弟兄們跟著我沖!皇上不會辜負我們,朝廷不會辜負我們。”
王連官袍內罩鎖子甲,舉著藤牌腰刀率先沖了出去。
愣了一會會,
2000綠營兵也發了狂的跟后面,發起全速沖鋒。
……
巡檢司大院,站在屋頂的軍官見此場景,瞬間臉色發白。
大吼道:
“弟兄們,上刺刀。”
呼啦啦,
火槍手們從腰間取下刺刀,套上槍管,然后一扭,瞬間固定到位。
“開槍!”
震耳欲聾的槍聲中,瘋狂沖陣的貴州兵呼啦啦倒下百余人。
不過,
這幫人依舊低頭猛沖。
將藤牌頂在最前面,不管身邊的戰友不斷中彈倒下。
王連縮著腦袋,拿出了百米沖刺的速度。
第二輪槍聲響起,至少有200多貴州兵倒下。
沒等到第3輪槍聲響起,雙方就展開了白刃戰。
王連一馬當先,4名親兵左右簇擁,跳進了巡檢司的矮墻籬笆。
佩刀連連劈砍,2名火槍兵慘叫倒下。
“殺!”
……
“聽我指揮,瞄準那個韃子軍官。”
望著好似殺神返場的王連,一名火槍隊長吼道。
3名完成裝填的火槍兵立馬湊了過來,據槍瞄準。
戰友們正在和王連白刃搏殺,刺刀明顯不如藤牌,一個個慘叫倒下。
隊長怒吼一聲:
“開槍。”
王連余光早就瞥見了,幾乎在開槍的同時就打滾躲避,他的一名親兵中彈倒地。
藤牌,在這種距離是不可能擋住子彈的。
“殺賊報國。”
王連幾步前沖,用藤牌格擋開一柄刺刀,然后刀鋒上挑下砍。
更多的貴州藤牌兵,潮水般的沖進了巡檢司大院。
……
駐守巡檢司大院的火槍兵潰敗了。
其中幾十人承受不了肉搏戰的殘酷,攜槍潰逃,其余人陸續戰死。
近距離白刃戰,刺刀兵不是藤牌兵對手,何況雙方兵力懸殊。
王連的手底下有4成是蠻兵,其中又以苗人為主,佐以數族雜編。
清廷在貴州的改土歸流搞了上百年,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凡是不服之寨就以軍事圍剿,手段堅決而血腥。
各路土司頭人被清軍連根拔起,頭顱傳閱周邊。
結果就是,鮮有敢公開作對的了。
許多山民紛紛下山主動接觸融入,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從軍!
清廷重軍功,且為了配合改土歸流,積極吸納其中兇悍勇猛之人,每戰必以蠻兵做先鋒。以蠻制蠻。
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