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官王連這個活生生的例子,簡直就是移動的宣傳車。
提督如此安排,很難說不是刻意為之。
西南山民本就彪悍,干脆把打仗當成了山區打獵。本質是一樣的~
……
增援的1隊火槍兵遠遠望見了。
隊長李文祥暗叫不好,一邊收攏潰兵原地列陣,一邊派人回去搬救兵。
已經過河的第1派遣軍很尷尬,沒兵甲。
在他們之后過河的第2軍團火槍兵一聽老鄉蒙難,立馬集結增援。
由于軍官未曾到位,
一老兵主動站了出來:
“弟兄們,咱們兩面包抄。上,干死這幫吊毛。”
呼啦啦,
一群人端著上了刺刀的燧發槍,嗷嗷沖鋒。
……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張老三,笑的賊猥瑣。
站在浮橋邊不停揮手:
“皖北的老鄉們,快點過河,增援你們的老鄉啊。貴州人在殺伱們皖北人吶。”
這一句喊,
浮橋的通過速度明顯加快。
第2軍團聞戰則喜、悍不畏死的名頭真不是蓋的。在吳軍序列當中,屬于最敢于白刃沖鋒的軍團。
發起全員白刃戰時,只需軍官一聲吼,沒人腳下打滑,齊刷刷的猛沖。
如果不是張老三渾身包扎紗布的樣子實在有點慘兮兮。
一名擦肩而過的第2軍團火槍兵,就準備先給他一槍托,再狠踹一腳了。
其眼神里的狠辣,
張老三也瞧出來了,嘀咕了一句:
“年輕后生就是沒腦子,后面又沒人拿槍逼著你,還沖的這么快,愣!”
……
此時,
清軍已經解決了釘子。
巡檢司大院到處是血和殘肢。蠻兵喜歡殺死獵物后,大卸八塊,直把戰場當獵場!
王連抹了一把臉上的血,吼道:
“弟兄們,殺去浮橋。”
短短的路程當中,
不足百人的2列吳軍火槍兵孤獨的攔住了他們的前路。
站在隊列右側的隊長李文祥望著2里外這群吶喊沖鋒的家伙,立馬意識到了此戰兇多吉少。
他解下腰間的手銃遞給旗手。
“拿著,隊旗給我。”
“是。”
旗手接過手銃默默退到一邊裝填。
李文祥則是左手舉著隊旗,右手抽出佩劍~
以劍脊貼著右肩,向前5步,原地左轉,步伐像散步一般輕松,橫向檢閱自己的弟兄們。
刷,猛地一用力,隊旗穩穩戳在了泥土地面。
他一個轉身,
背對著全速沖鋒的貴州綠營兵,開始訓話:
“弟兄們,都別慌,別給咱皖人丟臉。戰死小事,逃跑事大。江那邊好幾萬人看著呢,咱能逃嗎?咱丟不起這人。”
“你們大聲告訴老子,漢地18省,哪個省的人最狠?”
2列士兵瘋狂吼道:
“皖人,我們皖人最狠!”
……
李文祥很滿意,繼續吼道:
“等老子倒下,你們才許開槍。”
“這一仗,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淮西爺們才是最狠的!什么八旗,什么陜甘精銳,什么貴州藤牌兵,去他媽的。”
“殺!殺!殺!”
伴隨著士兵們聲嘶力竭的喊殺聲~
李文祥轉身,望著距離已不足半里的王連部清軍。
舒展右手,弓腰持劍。
右腳蹬住地面。
身后,2列火槍兵宛如雕塑,擺出了標準的兩排射擊陣,槍口的刺刀寒光閃閃。
宛如準備迎接巨浪沖擊的一小塊礁石~
……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