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文件,必須呈報李郁批復。
聯絡處,30人,皆為武裝騎士,負責傳送文件至相應的衙署或者個人。背后插著一面明黃旗幟表明身份。
總務處,100人,職業包括廚子、大夫、裁縫、馬夫、鐵匠、泥瓦匠、木匠、獸醫等。負責一切后勤事務。
另擁有60輛四輪馬車、2大2小四艘座船,以及相應人員。
以上5個處室日常隨駕,所有人員皆稱“侍衛”。
李郁走到哪里,他們就跟到那里。
其中最忙碌的當屬機要處。
每1封公文,于何時何地發出,又于何時何地送抵受命人手中,以及聯絡處騎士回營復命的時間都必須記錄在案,有跡可查。
秘書處最為核心,非十分信任之人不可擔任,且必須精通文墨、熟稔政務。
衛隊500人全部是打過仗的,本人或者家中受過李郁恩惠的,且家中還有其他人在吳國系統當中效力。
他們的制服和野戰軍團略有差別,用上了金線和刺繡更顯榮傲。
軍餉更高,即使是普通士兵每月也有10兩。
如此一來,
衛隊的忠誠和戰斗力均有保證。
總之,
李郁對自己的安危很上心。
匆匆離開南昌、離開江西也是出于健康考慮。萬一,染上什么疾病呢。
船隊在銅陵稍作停留,同時補給食物淡水。
長期駐銅陵煤礦的煤炭署長王六,匆匆上船拜見、匯報工作。
李郁收下了他的書面報告,
轉而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目前的產量,能夠支撐吳國的工業嗎?”
王六很篤定的點頭:
“回陛下,一定夠!”
“加上我們所控制的所有府州縣,就算100個城池吧,至少有80萬戶城內居民。日常生活取暖全部用蜂窩煤,夠嗎?”
“回陛下,冬季缺口或在3成左右。”
李郁走到船舷,望著灰蒙蒙的碼頭。
地面、忙碌的勞工、各種機械、車輛,就連綠色的樹木都覆蓋了一層黑色的煤灰。
再低頭望去,
靠岸的江水也泛黑,是洗煤廠的黑水。
王六低聲說道:
“陛下,臣有一個想法。”
“講。”
“陛下可開放更多的煤礦,讓商人投資開礦。浙南、皖南山中都有煤礦資源,雖沒有銅陵豐富,可制作蜂窩煤一點問題都沒有。”
李郁很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
“你擬個章程出來,寡人過過目。”
“謝陛下,臣早已擬好了。”
王六從袖子里摸出了2張紙,恭敬遞上。
“好,好。”李郁頗為欣慰,“銅陵煤礦當前運轉有哪些突出的困難?”
王六嘆了一口氣,如實匯報:
“開礦危險重重,傷亡畸高。而且一旦出事就是一條礦眼報廢。再次開掘新礦洞,費時費力。”
“爆炸嗎?”
“回陛下。除了爆炸,還有意外坍塌、漏水。防不勝防。”
聽到這里,
李郁冷不丁問道:
“礦區的治安如何?”
“今年發生了3次礦工之間的群架,2次礦工聚眾持械對抗護礦隊。臣,都壓下來了,死了一些人。”
“寡人想聽聽伱的想法。”
“謝陛下信任。臣是礦工出身,采礦本就是逆天而行,死傷無法避免。但臣想是否可以增加一些經費,用于賠償死傷礦工,參照軍隊的標準。”
“準了。”
“臣還想,能否遷一些女子過來?給礦工們一個念想,一個盼頭。”
“寡人也準了。”
煤礦外,
數千名原綠營俘虜,低頭等待。
按照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