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做苦役挖礦期限已滿,可以獲得自由了。
望著周圍聚集的士兵,刺刀雪亮。
有些俘虜低聲說道:
“狗曰的,他們不會要變卦吧?”
“不,不至于吧。”
“調這么多兵,我懷疑他們要殺人。”
說話間,
明黃御駕到了。
俘虜們都呆了,私下偷偷交換著眼神。
王六站到高處,
大聲宣布:
“本官是吳國煤炭署長,代表陛下宣布一件事,從今天開始你們自由了”
“萬歲,萬萬歲。”
歡呼,瘋狂的歡呼。
俘虜們抹著眼淚,總算熬出頭了。
說起來也好笑,
今年銅陵煤礦鬧事的全部是拿工資的自由民,而沒有一起俘虜參與的。
按照當初的承諾,
他們可以拿路費各自回家,也可以進入建筑隊,2兩月銀、包吃包住。
江南傳言,陛下要大興土木,各項工程造價總額超過500萬兩。
國丈趙立夏,也確認了這個傳言為真。
所以,許多商人決定投身利潤很可觀的建筑行業。
20多個民間建筑隊一字排開,豎起幌子現場招工。
每個建筑隊的骨干是從江南8府招募的老泥瓦匠,負責手把手的教授這幫俘虜怎么用瓦刀,怎么砌墻,怎么打灰。
泥瓦匠是個技術活兒,但更是個體力活。
身強力壯的綠營兵,絕對是工程隊的最佳選擇。
經濟部下屬建筑署、水利署也來湊熱鬧,分別現場招募了500人,400人。
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吳國的財政支出逐月飆升,存銀接近枯竭,存糧暫時無虞。
商稅,雖然是一條緩慢上漲的曲線,前景看好。可吳國等不及了,現在就需要大量的銀子。
坐船行駛在長江,
李郁望著濤濤江水,心中頗為焦慮。
雖然斷了清廷的海貿,可這潑天的富貴并不會瞬間嫁接轉移到江南。
夷商的膽子嚇破了,會觀望、猶豫、踟躕。
這很正常。
“來人。”
“陛下”
“問一下機要處,寡人給史密斯的親筆信,何時可以抵達。”
一盞茶的工夫,
機要處侍衛來報:
“五月十二,陛下在蘇州擬信。五月十八,送至杭州出海商船船長手中。六月初一,海船離港。預計,兩個月內必定送至馬尼拉,五個月內應有回應。”
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句話縈繞在李郁的腦海中,讓他焦慮萬分。
江西戰役,從經濟收益來看是虧本的。投入錢糧物資無數,實控疆域卻沒有擴展,甚至是萎縮的。
這樣的混賬戰爭要是再打上兩三場,吳國財政就徹底崩潰了。
還有火藥,
可以預見,江北這一仗將是雙方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爭。
江北大營、淮西新軍,再加上漢軍旗驍騎營,超過12萬人!
而且背靠蘇皖,清軍的后勤補給不會斷。
所以,
江北會戰和江西戰役根本不是一回事,會戰和戰役的差別。
這一次,吳軍肯定要全力搏殺,不留后手。可以預料,火藥的消耗量會是個天文數字,士兵的傷亡率也會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