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常理推測,必定涉案很深。
當時參與“火燒欽差”的幾百人,其中大部分兵丁拿了800兩賞銀乘坐海船逃去了江南。
軍官們基本沒走。
他們有家有業有官職,舍不得放棄了重啟爐灶。
被四面包圍后,他們自然不會束手就縛,拼命煽動營中兵丁反抗,一起殺出去~
槍聲廝殺聲陸續響了半個時辰,
福長安成功解散了這2個營頭,抓捕關鍵人犯解送京城。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向朝野證明皇上決策的英明。
……
天亮時分,福長安完全控制了淮安城防。
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氣,派衙役們全城宣讀“欽命江蘇巡撫告百姓書”,統官方口徑。
所誅殺的142名地方官被扣上了“貪墨倒賣漕糧、瘋狂斂財、縱火燒倉”的罪名。
百姓們聽完都松了一口氣。
甭管什么亂子,只要過去了就好。
一名做小買賣的中年人連聲感慨:
“朝廷英明,殺的好。”
旁邊一進城賣柴的年輕漢子也放下擔子,擦了一把汗,喃喃道:
“原來是這幫人在造孽,今年春糧征的實在太多了,我家里7口人,余糧根本熬不到秋收。這下終于好了,以后就有好日子過了。”
這番聊天內容落在了過路的淮安府經歷司知事趙百秀的耳中。
他鄙夷的“哼”了一聲,拂袖而去。
心里對這群窮哈哈的鄙夷無以復加。
……
他心中忐忑,
多事之秋突然被巡撫召見,不知是福是禍。
剛到衙署門口,
就被兵丁帶了進去,跪地,磕頭。
福長安高坐上頭,只問了一句:
“你是趙百秀?”
“回撫臺,正是小人。”
“今日起,你署理淮安府推官。以后當稱下官,莫要再自稱小人,官需有官威。”
趙百秀錯愕的抬頭,眼眶溢出激動的淚水。
砰砰砰,三個響頭。
“謝撫臺,謝恩相。”
福長安懶得安撫,一揮手。
旁邊的管家立馬把人拉了出去,到了門口才問道:
“趙大人,日后知道如何為官吧?”
“知道,知道。一切唯撫臺大人馬首是瞻。”
管家點點頭,補充了一句:
“要拎得清。朝廷大事一定不能辦砸了。”
“謝恩公提點。”
……
從9品到7品,這種升官速度匪夷所思。
趙百秀走在路上,只覺陽光明媚,春風拂面。
潑天的富貴砸到自己頭上了。
而后來,
他才明白了天上掉餡餅的緣故。
福長安把淮安府衙一掃空,沒人干活兒了。
于是把長期在前知府常火炎手里坐冷板凳的、被責罰刁難的,全部拉了出來。
不問緣由,火速提拔。
這些人肯定不會是常火炎的同黨,那就夠了。
江北3府2州1廳,這樣的事情都在上演。
福長安雖然年輕,卻深諳權術。
他從驍騎營漢軍旗人和自己帶來的衛隊里,提拔了30人進入各府各州任同知、通判。還留出了50個八九品的實缺,待江北會戰的有功者拿。
知府、知州、知縣一類的正堂官,他不好染指。
皇上早有安排。
……
山東濟南府。
翰林院掌院學士,紀昀突然來了。
“奉旨,秋闈之前加恩科一次。10日后舉行,凡生員、增生、附生、歲貢生均可應試,取中者立即授官。”
“濟南府速派50路快馬差役至全省各府各縣通知,過期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