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營囤積的便攜干糧全部分發到士兵手中,確保每個人有2頓干糧。
軍官再三叮囑,便攜干糧是應急的,不到萬不得已不許吃!
一日三餐怎么辦?
就食于民。
行軍路線人口稠密,村莊眾多。
好在吳軍的底線略高于這個時代的同類封建軍隊。
通州直隸州,下轄泰興縣。
縣城城門緊閉,一片肅殺。
之前的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全被巡撫大人咔嚓了。之后又來了2個軍官署理縣丞和典史。
在這2人的嚴令下,
全城戒嚴,招募壯丁上城。
縣丞望著城外吳軍不慌不忙的過兵,臉一下就垮了:
“完了!”
“朝廷肯定是敗了。”
……
典史也是如喪考妣,唉聲嘆氣。
倆人都是行伍出身,熟悉軍事常識。
兩軍大規模決戰在分出勝負之前,兵力會高度聚集,絕不可能像這樣四處分兵。
倆人躲在城門樓子里商議了好久。
決定堵死所有城門洞死守,如果實在守不住了就一把火燒城,同歸于盡。
投降是不可能的,都是和朝廷深度捆綁的漢軍旗人,家族上百口在北方!
這輩子都不可能下船~
吳軍經過城池,大聲吆喝:
“吳國贏了,擊斃都統海蘭察,全殲江北大營,全殲索倫勁旅。識相的趕緊投降。”
一路吆喝,卻步伐不停。
在本地向導的指引下,不斷分兵,沿途順手端掉巡檢和汛兵。戰斗輕松的好像大學體育生和幼稚園的寶寶在比武。
見江北清軍如此薄弱,第2軍團也愈發的膽大了。
沿途不斷分兵再分兵,爭取把大大小小的士紳全篩一遍。
茲事體大,
甄別士紳的數量,也算軍功。
……
“軍爺,前面村子就有2家士紳。一家姓袁,一家姓高。”
軍法官望了一眼向導腦后齊刷刷剪斷的頭發,
笑道:
“你自己割的?”
“是,是。韃子太壞了,如今咱漢人皇上坐了江山,這豬尾巴當然不能留。”
“識時務者為俊杰。你好好引路,日后或許還能當官。”
“謝大人抬舉。”
這名頗具閑散游民氣質的向導狂喜,跪地磕頭。
沒辦法,
這年頭見多識廣,誰家有錢誰家有勢能如數家珍的,必定不是良民。
大軍進村,
雞飛狗跳。
百姓家家閉門,瑟瑟發抖。
砰,
一名士兵果斷舉槍擊斃了站在朱漆大門口的一名家丁,因為那人手里拿著刀。
家丁死不瞑目,他天生反應慢,沒來得及扔掉兇器。
同伴早就乖巧的扔掉了兇器,順從的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起。
士兵們粗暴的踹開大門沖了進去。
……
沒一會,
直打哆嗦的袁士紳被揪了出來。
“揚州大捷,我吳國大軍圍殲韃子兵30萬。在下代表朝廷通知袁老爺,你有2個選擇,一,身死族滅。二,即刻舉家遷移到江南。”
“饒命啊,軍爺,我愿意出銀子~”
軍法官繼續不緊不慢,
“我再重申一遍,當前形勢一片大好,你只有2個選擇。快點選,我的時間很寶貴。”
“軍爺,我貢獻1半的家產好不好?我家有幾千畝良田,幾十間屋子,我,我搬不走啊。”
軍法官退后一步,
右手做出下切動作。
一柄刺刀立刻捅入袁士紳咽喉~
士兵們隨即又把這一門男丁都挑了,節約火藥嘛。
然后,
軍法官對著府邸的奴婢仆人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