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通譯被賜酒,勒令當場喝下,出宮后不久即暴病身亡。
理藩院尚書嗅到了一點風聲,但絕對不敢多事,遂按照正常流程撫恤、讓死者兒子頂班。
乾隆回到養心殿,反復思索艾默生的供詞。
供詞的真實性不必懷疑,此人已經被打碎了心理防線,只想活命~
“艾默生,撒克遜王國第45步兵團校官,指揮2000人,嗯,相當于咱大清的一個副將。20年服役生涯的老行伍。”
“此人供述根據兵力和戰斗結果推算,吳賊軍隊的實力接近撒克遜的正規陸軍,在歐陸也能算二流陸軍。”
“此人還供述撒克遜王國絕對沒有摻和吳賊的軍火供應,猜測幕后是尼德蘭人的可能性最大。不過,尼德蘭人向來恭順,猜測似站不住腳。”
……
乾隆對著地圖又沉思了半個時辰。
艾默生的那些話在他腦海里反復出現。
甚至,
艾默生還指出了江南叛軍最大的弱點是海上!還有財政!
可大清朝的水師實力不如人~
不然乾隆早就調動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北上了。
想到這里,
他想起了在大沽口逃脫的那2艘撒克遜戰艦,如果乖乖投降為大清效力多好。
財政問題不止是吳賊的軟肋,更是我大清的軟肋。
繼續打下去就需要更多的槍炮、更多的精兵、更多的后勤糧餉,最終就是一個字:錢。
“秦駟。”
“奴才在。”
“召集宮中的和尚、道士、喇嘛、薩滿同堂作業,許愿江南頻發洪水、地震,若明年靈驗,朕會重重賞賜他們。”
……
“和珅,戶部還有多少存銀?”
“回皇上,還有640余萬兩。”
“這么少?”乾隆詫異的幾乎跳起來。
“這還是山西查抄晉商案贓銀310萬兩,長蘆鹽商報效100萬兩,再刨掉江北會戰的前期的一應開銷后最終結余。”
乾隆從御案后繞下,直勾勾的盯著和珅:
“朕的銀子呢?”
和珅后背汗津津,硬著頭皮說道:
“奴才百般支應,確是開銷太大,進項太少。近5年國庫存銀每年愈降。奴才請皇上派員進駐戶部銀庫查賬。”
乾隆腦袋都大了,知道國庫空虛,只是不知道已經空虛到了這個程度?
640萬兩對于偌大的帝國來說杯水車薪。
馬上年關,
京官俸祿、地方養廉銀、蒙古王爺的賞賜、江北戰死綠營兵的撫恤銀、八旗的撫恤銀,還有重建軍隊,制造槍炮。
這一系列都需要用錢,省略掉哪一個都會帶來嚴重后果。
以上全部妥善打發掉,640萬兩可能就剩40萬兩。
這還沒算愛面子的乾隆爺自己揮霍所需。
例年宮里過年,除了宮殿樓宇其余物件都要換新。珍饈美味就不提了,只是小頭。
……
“和珅,你起來。”
“謝主子。”
“伱說怎么辦?”
和珅定定心神,他早有準備。
小心翼翼的道出了他的建議:
“奴才建議,抓一批殺一批,嚇唬一批。”
“嗯?”
“派3法司聯合調查戶部3庫、以及內務府廣儲司6庫。如今非常時期,奴才建議普遍推行議罪銀,對地方督撫道臺小罪勿問,大罪嚴懲。”
乾隆點點頭,問道:
“這些都是臨時措施,可解燃眉之急。但賦稅?”
“賦稅自然要加。奴才建議長江以南州縣每畝田稅再加2分,長江以北每畝田稅加1分。并昭告天下,吳餉只是暫時的,待平亂結束后立即取消。”
“朕準了。”乾隆想了想,又叮囑,“務必要讓天下百姓知道,這多繳的賦稅事出有因。”
“嗻。”
“朕還有一點顧慮,百姓可堪如此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