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賣家產買了一條小船奇跡般的到了這蘇州府。
他激動過度,
一p股坐在地上毫無形象的嚎啕大哭。
不過沒人笑話他。
除了天資過人那一小撮天才,正常考生都能理解這種心酸,尤其是上了年齡的。
……
落榜生的心情低落。
畢竟五比一的比例都沒能躋身。要么是水平確實不行,要么是態度有問題。
突然,
1騎快馬高舉小紅旗,沿街大呼:
“陛下特恩,從落榜生中再次簡拔300人為文吏。”
“我吳國文吏為合同制,5年期限,期滿后不可再續,月薪5兩。陛下說了,爾等可一邊當差一邊備考,博一個光明前程。”
巡警署呼啦啦展開一張超長的紅榜名單。
入圍的書生們頗感振奮,又呼啦啦擁去了道前街磕頭謝恩。
雖然文吏不是官,可畢竟是份正經差事,每月有5兩收入,可以支撐租房生活了。
白天當差,晚上讀書。
爭取在5年內考上文官入學資格~
聰明人已經發現吳國的考試內容很特殊,無處研讀。
在衙門做文吏,在日常案牘工作中能最快的領悟到陛下的新學思想,下次考試起跑線就不一樣了。
過去科舉,
世家壟斷的是珍貴書籍和大師的釋義解讀。
如今的新學,文吏才是近水樓臺。
相當于官方輔導班,還發獎學金的那種!
……
情報署署長劉千回蘇州述職。
“臣參見陛下~”
“劉愛卿還未用午飯吧?”
“回陛下,臣來的匆忙~”
“坐下一起吃點。正好今日飯菜略多。”
劉千連忙起身從侍女手中接過筷子坐下。同桌吃飯,這是陛下的特殊禮遇。
“陛下,外面那幫磕頭的書生?”
“哦,寡人從落榜生里面挑了一些態度端正的。如今太缺文官,只要態度端正,都可以給個機會。”
挑選文吏的標準,就一條:
看考題“吳終代清,何也?”的答案是否明確褒吳貶清。
……
凡是立場鮮明,激烈抨擊清廷,攻擊乾隆本人,贊揚吳國的即可。
不怕過激,只怕“態度曖昧”。
試卷當中有數十份含蓄的表示清廷雖是胡人,可亦有部分舉措值得肯定。
還有數百份言辭相對溫和,批評的不夠大聲。
其實李郁也明白,
“溫和派”未必不忠。
“激烈派“未必真忠。
可放在如今用人之際,自己也只能簡單粗暴的擇人。
畢竟,
清廷還是龐然大物,殘酷的戰爭還是主流。
絕不能讓“溫和派”進入文官序列,以免給天下人造成錯覺。
……
“情報署的工作干的很不錯,經費上有困難嗎?”
劉千心中暗喜,低聲說道:
“有,希望陛下再撥款100萬兩。”
見李郁沉吟,又連忙降低價碼:
“70萬兩也行。”
李郁給他夾了一塊雞腿,笑道:
“如今四處用錢,財政確實有些緊張。不過,伱的功勞寡人都看在眼里,寡人給你擠擠,爭取擠出個120萬兩!”
“陛下~”劉千夾著雞肉,眼睛有些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