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派使者去吳廷爭取個好價錢。
在場的大佬們心理預期最低是討個知縣或者游擊將軍。
黃太公對省城不感興趣,那是廣府人的地盤。
他只想讓兒子坐上潮州知府的寶座,再討個開海許可,黃氏就會世世代代永遠忠誠于吳國。
……
苗有林騎在馬上,對第5軍團的行軍表現頗為滿意。
礦工們紀律性強,能吃苦,有毅力。
背負火槍、彈藥、刺刀、干糧以及各種零碎,跟著旗幟,埋頭走路~
前頭不喊停,他們就絕不多問。
這要是換了江南兵員組成的第4軍團,早就開始討論合理性了。
“總指揮,找了1名當地向導。”
一名黝黑的漢子立馬跪地,貌似憨厚,可看的出來此人不是畏縮農夫。
“小人曾中原,梅州府客家人。在贛粵古道做牙人有5年了。”
“具體做什么?”
“為南來北往的商賈們聯絡挑夫,安排食宿,介紹客商。”
苗有林打量了一下,吩咐:
“賞他5兩銀子。”
“謝大人。”
“你給我講講廣東的地理人文、氣候水文、奇聞異事、民間風俗。隨便講,講的好有賞。”
……
能做牙人,自然八面玲瓏。
因為廣州通商口岸關閉,來往于粵贛古道的商隊數量從高峰期的每天500人,到如今只剩個位數。
數千名挑夫隨之失業。
曾中原也跟著失業了。
朝廷有禁海令,他無法抗爭。
但是眼見著一家子的生活越來越窘迫,他心急如焚。
如今,遇上了翻身的機會,必須抓住。
“好叫將軍知道,本省分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客家人主要在粵北山區,潮汕人在粵東南。粵西還有珠三角平原是廣府人的地盤。”
苗有林很感興趣,問道:
“有什么說法嗎?”
“廣府人最先抵達廣東,潮汕人其次,我們客家人是最晚的。因為耕地和水源,廣府人和我們客家人經常械斗。”
……
苗有林并不意外,笑道:
“這也沒什么。本官是貴州人,為了爭奪土地我們也時常和苗人械斗,哪次不得死人。”
“敢問將軍,一般會死多少人?”
“少的時候兩三個,多的時候十幾人也有。”
曾中原沉默,輕聲說道:
“我們一般要死幾百人,多的時候幾千人。”
苗有林詫異的勒馬,扭頭望著這家伙,不可思議的問道:
“你管這叫械斗?”
“是啊。”
“你們怎么個械斗法?”
“打起來了就各自搖人,然后各村各宗族都出人,刀槍弓箭,土炮陷坑,越打越大。”
“有多大?”
“少的時候數千人,多的時候有十萬人。如果大隊官兵拉來大炮彈壓,就給官府個面子,不打了。”
苗有林倒吸一口涼氣,重新打量這家伙。
半晌,冒出一句:
“這踏馬的不就是兩軍打仗嗎?”
……
曾中原無奈的笑笑,繼續介紹情況。
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
在逃亡的路上,各路流民不斷融合再融合。
到了最后誰也弄不清籍貫何地,只知道是來自北方,是躲避戰亂南下的。
苗有林也恢復了冷靜,詢問道:
“土客之爭誰占優?官府更偏袒誰?”
“我們客家人悍不畏死,但是官府偏袒廣府人,因為他們有錢,有士紳,能和官府說上話。”
苗有林立馬意識到,客家人敗多勝少~
因為廣府人占據的是最好的珠三角平原,而客家人多數在粵北山區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