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按照曾中原所說,那客家人現在不應該住在山區,而應該住在珠三角平原。
就好比在貴州,
苗人住山上,漢民住山下。也是雙方數百年反復較量后的結果。
……
“廣東的冬天會下雪嗎?”
“也會下,多數時候是小雪,偶爾大雪。”
由于明清時期小冰河氣候影響,兩廣時常也下雪。
這句話卻讓苗有林心里一咯噔。
媽的,大意了。
以前打金川的時候,各省綠營云集,有個廣東籍綠營軍官專門負責鑄炮。
那家伙說廣東四季如春,其實蘇杭不算天堂,廣府才是天堂,大家都不需要穿棉衣,又省錢又暖和。
當時在金川風雪中苦熬的苗千總,對這番話印象深刻。
苗有林心中暗罵:
狗曰的,別落在老子手里。
……
“將軍,小人愿意從軍。只要將軍振臂一呼,粵北客家人一定會聚攏在將軍帳下,沖鋒陷陣,不死不休。”
曾中原撲通跪下了~
苗有林沉吟許久,沒有立即答應這個請求。
而是說道:
“你先為大軍效力,籌買糧餉,指引道路。且看你表現。”
“謝將軍。”
放在以前,苗有林可能就大手一揮,拉一派打一派。
追隨陛下后,
他深諳江蘇的內斗散裝,又被第2軍團皖北老鄉拔劍相對,深知這玩意的可怕。
要是像江蘇那般互相罵罵咧咧,內部歧視歧視也就罷了。土客矛盾一個處理不好,就能變成數十萬人的“械斗”。
吳軍不希望陷入無休止的民間戰爭~
……
當天,
苗有林就手書一封請示陛下,
這種局面大軍該如何介入?自己又該偏向誰?
次日,苗有林又想起一個問題。
“土客械斗雙方會攻城嗎?比如趁亂打下個縣城、府城的。”
“不敢,不敢。”
“那伱們就是找個空曠地廝殺?”
“對,也會互相鏟村。”
“怎么個鏟法?”
“打進對方村子,不分男女老幼殺死所有人,把房子推倒,把水井填平,把石磨砸碎。”
苗有林點點頭,轉身離開。
心想暗想,和廣東佬比起來,貴州佬還是蠻克制的。
……
2天后,梅關不攻而破。
粵北清軍還沒趕到,第5軍團士兵的軍靴就踏上了這座“嶺南第一關”,接收了完整的炮臺關卡。
又花了半天時間,
將火炮的位置調了個方向——指向廣東。
主力繼續南下,包圍了南雄府城。
但沒有急著發起進攻,而是就地修筑工事圍困,等待滯后的火炮抵達。
火炮運過大庾嶺很麻煩。
曾中原多方奔走,聯絡了600多名挑夫幫著搬運火炮。
挑夫們的工具很簡陋,一根扁擔,一捆麻繩而已。
大軍管一日三餐,和士兵吃一樣的。
事先約定,所有火炮運到南雄城下,每人發5兩報酬。
軍中輜重缺現銀,先打了欠條。待攻陷南雄府城,才有銀子兌現工錢。
這些1年沒活兒干的挑夫沒有怨言,默默搬運沉重的大炮翻過他們爛熟于心的粵贛古道。
因為海禁,暹羅大米進不來。
米價飆升。
他們很需要這5兩銀子!
……
沒有掘地埋炸藥攻城,因為苗有林希望保留1座完整的城池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