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風凜冽,海浪頗大。
戰船乘風破浪。
關達官站在甲板上,眼神堅毅。
他是漢人武狀元出身,在綠營靠軍功一層層升上來的,堅決效忠朝廷。
“軍門,那些賤民靠得住嗎?”
關達官瞥了一眼副將,自信答道:
“本官給他們銀子,給他們尊嚴,給他們上岸的機會。他們有什么理由靠不住?”
平日,窮困的疍民被陸地上的百姓視為“賊”。如今,自己力排眾議在大虎山島辟出疍民生活區。
這是何等的信任與恩情?
疍民敢不效死拼殺?
大虎山炮臺隨時可以撲殺他們的家眷和賴以為生的漁船。
這就叫“恩威并施”。
……
除夕,清晨。
陽光照耀,地面開始化雪。
乾隆42年的最后一天顯得格外漫長。
潮州府城外,
豎起了各色旗幟,旗幟上多是姓氏,陳、林、李、蔡、黃、吳、鄭、張~
宗族齊聚義~
若是李郁在此,定然感慨兩廣人武德充沛。
吳國雖有軍火貿易布局,可從來沒有鼓動這幫人主動攻城。
對天發誓,
廣東的暗流涌動都是這幫人自愿自發的,和吳國無關。
從現在吳國的利益出發,
李郁寧愿這些人不要搶先起事,不僅幫不了大軍,反而是增加了額外麻煩。
萬一打跑了清軍,吳國怎么對待這些地方勢力?封官許愿?授予權柄?
還是兵臨城下,收繳兵器,解散武裝?
無論是剿?是撫?
都后患無窮。
……
賴二坐在滑竿上,臉色陰郁。
他感覺自己被這幫老家伙裹挾了~
宗族的太公們年老力衰,但是如此盛事必須到場。大家坐轎子沒視野,騎馬穩不住,不如坐滑竿嘍。
黃太公裹緊皮袍,用龍頭杖指著潮州城:
“攻城!”
槍炮聲頓時響成一片。
一發發3磅炮彈脫膛而出,精準命中城墻垛口。
這種吳國軍售特供款,六棱內膛銅炮異常的準,轟擊固定目標效果特別好。
但在野戰中轟擊敵軍方陣就差點意思,圓頭六棱炮彈造型太奇葩,落地后無法滾動。
眾太公眉飛色舞:
“準,神準。”
黃太公趁著炮火間隙,和賴二低聲說道:
“賢孫婿莫要動怒,絕不會誤了你的前程。黃氏宗族若坐大,對你在朝中也是助力。”
正說著,
城墻上清軍旗幟被人砍斷,城中燃起黑煙,似乎有人反水了。
……
所有人屏住呼吸,緊盯城墻。
吊橋嘎嘎放下~
緊接著城門也被人打開了。
坐在滑竿上的林氏宗族,林老太公興奮的手臂哆嗦:
“此乃我林氏商行里應外合,當記首功。”
旁邊的陳太公也搶著表功:
“還有我陳氏在衙門當差的族人出力。”
黃太公舉起龍頭杖:
“進城!”
潮水一般的宗族武裝人員沖入城門。
駐守潮州府的1500綠營兵只抵抗了1刻鐘,就棄械投降了。
宗族武裝入城后,用潮州話大聲安撫百姓。
很快,
城內人心安定。
照常食茶、放鞭炮、過年。
潮汕人的根源是閩南,而閩南人的特點是不坑老鄉,可以坑外鄉。
……
普寧縣沒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