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花廳,
廚子端上壓軸大菜,將魚頭對準劉墉。
知縣點頭哈腰:
“撫臺大人,鯉魚焙面,延津做法。”
劉墉臉色沉了下來:
“大災之年,過分了吧。這若是傳出去,我劉家三代人的官聲~”
知縣不慌不忙,解釋道:
“撫臺大謬。”
“李逆為禍江南,民間傳言他是黃河大鯉魚成精,黃河決堤,他游進了大運河,順著又游到了蘇州。”
“鯉魚,乃是取其諧音——李郁。油炸李郁,烹煮李郁,吃李郁。撫臺這是為天下安寧而吃魚!”
劉墉愣了好一會,感慨道:
“好,好兆頭。”
“諸位,一起下筷子,今日必須吃的干干凈凈。”
……
知縣笑道:
“撫臺放心,就連魚刺都不會留下。下官全部嚼碎~”
應酬氣氛,瞬間輕松,
賓主甩開腮幫子大吃,今天吃的不是魚,吃的是忠誠。
佳話,絕對佳話。
沒過多久,
乾隆的御菜里就多了一道菜,
由和珅推薦的,一道色澤淡紅、軟嫩鮮香,焙面細如發絲、蓬松酥脆,再搭配濃濃的醬汁,酸甜可口的延津鯉魚~
龍顏大悅!
據說,
乾隆爺當時連干三碗米飯,盛贊此魚不輸蘇州府名菜松鼠鱖魚,甚至超過西湖醋魚。
延津知縣,考核卓異,立升河南糧道~
……
京城。
“諸位,干!”
吳國情報署駐京情報站人員很罕見的齊聚一堂。
從駐外情報組升格為情報站,負責人蔣天木也扎實的前進了一步,麾下掌握著情報組和行動組。
行動組在城北郊區的鷲峰隱匿。
情報組在主城以商人身份為偽裝,公開活動。
這一輪北方的糧價暴漲,除了各種客官因素之外,也有人為推手。
1年前,
眼光深遠的各路神仙就開始默默屯糧了。和珅、于敏中、多位王爺、六部堂官、包括內務府都涉及其中~
情報站也在其中推波助瀾~
在酒桌上和戶部的幾個微末小官搭上了線,一方出資一方提供門路,合伙在通州囤糧。
現在一轉手,就是3倍的利!
雖說倉儲條件有點差,大米輕微發霉。
可這年頭誰還顧得上新米陳米,京城八旗子弟也沒財力窮講究了,見米就吞。
……
“諸位弟兄都是有功之臣,長期駐外辛苦了,署長特批每人賞銀300兩。我個人再給各位弟兄追加100兩。”
“謝站長。”
“花銀子的時候謹慎點,盡量在咱自己的地盤上吃喝玩樂,別惹事。”
“遵命。”
眾人眉開眼笑,小五百兩夠瀟灑一陣了。
蔣天木心情大好。
這段時期情報工作開展的不錯,蘇州府那邊傳來了嘉獎。
據說,
自己繪制的京城城防圖因內容詳實得到了陛下的贊許。
簡在帝心,駐外又自由。
蔣天木不斷放飛自我,手里不缺銀子,活的瀟灑自如。
……
繼破壞清撒關系成功后,
他就一直在忙著繪制京城城防圖(包括城墻數據、城門、兵力分布、火器布置、軍營衙署分布、周邊進城道路)。
很多都是直接從衙門購買的信息。
酒桌上,
通過朋友介紹,茲要找對了人花錢就能買到各類信息。
清廷一貫作風,缺乏保密意識。
筆帖式們壓根不當回事。
銀子給夠,直接讓你進檔案房自己找。
情報人員甚至從灰塵厚3指的前明檔案里,找出了明成祖朱棣時修城墻的工程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