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養鴿子的人不少。
屬于一種愛好,就和養蛐蛐、提籠架鳥一樣,屬于高雅興趣。
最近,
信鴿行內陡然冷清了很多。
好幾個行家連同鴿子突然人間蒸發了,據說是舉家搬遷。
這等小事自然不會引起官府注意。
只是在小圈子里引起了些許波瀾,但不了了之。
在古代,信鴿絕對是傳遞消息最快的方式,沒有之一。
情報署內部規定。
傳遞情報一次需同時放飛2只,
特重要的情報,一次同時放飛3只。
……
“陛下,劉署長求見。”
沒一會,
劉千急匆匆進來,遞上一張紙條。
“陛下,有件重要情報,臣不敢耽擱。”
李郁看完,很是狐疑。
“不應該啊,寡人猜得到北方缺糧,但是再怎么缺糧,京城也不至于1石米賣6兩銀子。”
劉千恭敬的答道:
“據臣所知,蘇魯交界的糧價大約在4兩一石。4兩,已經是很離譜的高價了,6兩~有點不可思議。”
“你怎么看?”
“臣覺得6兩銀子的天價,一半是天災,一半是人禍。”
“哼!”
李郁忍不住冷笑。
折騰吧,糧價飛天對吳國來說不是壞事。不過,清廷就不怕逼出個李自成嗎。
李郁搖搖頭,有些不解。
……
“陛下,臣還順手調查了一下,現在吳國市面上糧價大致在2兩5到3兩。”
“這么高?”
李郁令侍衛找來農業署過往的報告,發現署長范眾默其實正式匯報過。
但是,
自己沒時間細看。
秘書處也沒特意拎出來提醒自己。
李郁一時間很不悅,臉色陰沉。
劉千猜到了幾分,但就那么恭敬的站著,微微彎腰,態度恭敬。
“你提醒的很好,若無其他事,就先下去吧。”
“是。”
……
次日,
李郁在道前街的議事廳召開了以“抑制糧價,增產進口”為主題的重臣閉門會。
眾大臣、署長紛紛獻計獻策。
商業大臣胡雪余,思路清晰:
“糧價高,就是糧少人多。擺在我吳國面前的根本問題就是怎么增加糧食?”
副大臣福成:
“花銀子,進口。暹羅大米歷來量大便宜,從康熙偽帝開始,世面上進口的暹羅大米越來越多。要不然,北方糧價早上天了。”
經濟大臣范京:
“盡快恢復江西的耕種。馬忠義匪部已被剿滅,只要地方官府得力,今年江西的糧食收成可期。熬過眼前這幾個月,糧價必定能打下來。”
見李郁沉吟,又補充道:
“臣認為,糧食渠道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較放心。海上貿易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
李郁默默點點頭。
“不可控因素”確實太多——暹羅人的態度、海盜、南洋殖民者,甚至福建水師都算。
水師總指揮劉武,也開口了:
“尼德蘭人和撒克遜人今天能攔截清廷進口大米的海船,那將來某天也有可能攔截我們的商船。陛下,水師還是太弱了。臣從麾下的撒克遜籍歸化水手們了解了很多,我們的主力戰艦江南級甚至不如他們的5級艦。”
眾人都笑了。
沒想到,劉總指揮這番話的最終目的是——索要造艦經費。
這段時間,
陸軍很耀眼,水師存在感很低。
李郁也笑了,望著劉武:
“要不了多久,寡人會出兵直接控制粵西還有湘西,控制一部分硬木產地,例如鐵力木、棗木。不過,距離大規模造海上戰艦還有點遠。水師官兵平日應當勤加訓練,積極了解海洋,還需忍耐,未來可期。”
“是。”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