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州府城,到其所屬的英德縣,距離大約200里。
大軍沿著湞江(北江)行軍,并無迷路之虞。
粵北山區的整體海拔不算太高,沿河形成了城池、耕地、官道。
理論上講,
吳軍即使沒有地圖也沒關系。
順著河流行軍,就能找到廣東7成的城池、人口~
現代人已經很難想象河流在生存、遷徙、軍事等領域對于人類的意義。
河流,就是一切!
……
苗有林令主力和輜重火炮居后持重緩行,騎兵和一個營的輕步兵先行趕至英德縣城下。
英德縣,城門緊閉。
城墻上人頭攢動,旗幟飄揚。
有清一代,
兩廣都是離心離德的代表區域。
歷任皇帝都盡量選擇北方籍貫的士子,擔任兩廣地方官。
吏部無明文,屬于默認之規則,算是“異地做官”的加強版~
兩廣總督伊爾杭早已明文告知治下所有文武官佐,失城必究。
吳軍,勸降無果。
……
李郁曾經感慨,
這幾百年里,真正把均衡原則玩到極致的,一是撒克遜,二就是清廷。
最大的區別是:
撒克遜對外搞均衡,清廷對內搞均衡。
論手腕,軍機處未必遜色于唐寧街。
只不過,愛新覺羅家族一直是殖民者立場,歷經300年而初心不改,誨人不倦,其心志之堅古今罕見。
如果沒有外力介入的話,
愛新覺羅氏是有可能創造一個千年“表面”帝國的,就像塞外的胡楊,朽而不倒,似死非死。
……
輕騎兵少尉,吳老二扯著嗓子吆喝:
“英德小縣,待大炮運到,爾等頑抗官吏小心全家性命嘍。”
他催馬繞城,跑動喊話。
馬速時快時慢,防止被守城清軍陰了~
當前距離火槍和弓弩夠不著,主要是防炮。
只要他不停移動,火炮就來不及瞄準。
打仗久了,
老兵們會自動獲得各種生存智慧,新兵一仗下來可能死大半。
“軍爺,我想喊話。”
一名韶州府招募的民夫主動請纓,由于語言的障礙,雙方費勁巴拉老半天才互相理解了彼此的意思。
……
“吳軍已經達到英德縣城下了,城內的客家兄弟們快打開城門迎接天兵吧。”
“韃子蹦跶不了幾天了,客家兄弟里應外合,殺官兵。”
“客家人要翻身,拿起武器啊。
英德縣守軍陡然色變。
尤其是知縣的整張臉都在劇烈扭曲,他久在粵北任職,聽得懂客家話。
“開炮。”
炮聲震耳欲聾,打斷了城外喊話。
突然,有下屬來報:
“縣尊,不好了。城中莠民要起事~”
知縣趕緊點齊一隊綠營兵,沿途只見一些客家百姓走出屋門,探頭探腦,眼神不善。
他陡然色變,
厲聲喝道:
“快,組織巡邏隊,執行宵禁。出門者即為客匪,殺無赦。”
……
炮聲一停,喊話聲又起。
然后,
知縣就氣急敗壞的下令繼續開炮,后來覺得浪費火藥,又改成了鳴鑼。
如此反復,
城外吳軍笑的牙不見眼。
吳老二不明白這其中緣由,英德知縣卻很清楚。
因為城內8成居民都是客家人,廣府人占1成,潮人瓊人外地人占1成。
自己坐在一個火藥桶上。
只要一個火星落地,就是萬劫不復。
或許,城外的韶州民夫也是懂這個道理的。
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