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夜幕被火光刺破,只見人影幢幢,不分敵我。
突然,
有人看見縣丞揮舞雙臂,跌跌撞撞的過來。
“不要開槍,是本官。”
“城內客匪造反了,縣尊死了。”
驚恐的清軍立即調轉劈山炮,對準城內開炮泄憤。
這一夜槍炮齊鳴,人命好似落葉。
就連“首義功臣”林川也躲在一處結實的瓦房內,祈禱炮彈不要落在自己頭頂。
……
城外,
大概猜到發生了什么的吳軍,決定支援城內起義。
擂鼓,吆喝。
步兵集群以火槍射擊城墻,恫嚇清軍。
守城清軍崩潰,打開南城門,丟棄兵器趁著夜色各自逃命。
吳軍出于謹慎,并不在夜間追擊,也沒有進城。
而是讓隨軍的客家民夫進城,昭告城內百姓積極滅火。
大軍,清晨,準時入城!
……
等待的時間是漫長的。
太陽初升,吳軍荷槍實彈魚貫入城。
沒有遇到一絲抵抗,然見城中街道血跡斑斑,尸首交疊。
士兵們心有戚戚,在軍官的組織下迅速控制衙署、官倉,登記造冊。
并抓捕人犯,或當場處決或集中關押。
同時打開銀庫雇傭城中百姓清理尸體,沖洗血跡,修繕城防。
午時,
主力趕到。
見如此順利,苗有林啞然失笑。
兵不血刃,再下一城。
……
“留下1個連善后,其余人不得停歇,目標——廣州!”
第5軍團士氣高昂,步伐輕快。
任何時代,任何軍隊的士氣都有保質期,長期作戰,士氣必定低落沮喪。
綠營是如此,吳軍也是如此。
在之前的幾次征戰當中,
吳軍參謀本部發現了一個規律,出征超過2個月,士兵開始牢騷滿腹,軍官沉默不語。
畢竟騾子拉磨久了都會消極怠工,何況活人呢。
所以,趁熱打鐵很重要~
趕緊拿下廣州,達成最耀眼的成就。
……
從英德到廣州,距離約300里。
高速自駕需2個小時。
洪水需要半天。
大軍卻需要8天。
苗有林騎馬巡視。
25名成熟參謀,負責將他的軍令一層層傳達到各級尉官,行軍井然有序。
打頭陣的是輕騎兵連,警戒兼偵查~
第2波由一個營全副武裝的輕步兵組成,落后先鋒輕騎兵5里。
第3波是烏泱泱的徒手士兵,他們的火槍、隨身行李都堆放在輜重大車上。
第4波是徒手行軍的第1派遣軍,身穿灰色粗布衣,沿途罵罵咧咧,遠看像囚徒,近看像流氓。
他們的盔甲、長槍也堆放在輜重大車上。
再后面,是火炮。
火炮之后,是軍團輜重。
輜重再后,是一個營的輕步兵,全副武裝殿后。
另有1個機動的輕騎兵連,在隊伍的側翼忽前忽后,主要是防備山里竄出敵人,攻擊大軍的腰側。
……
破韶州、破英德,苗有林挑選了5000客家青壯交給輜重軍官指揮,主要任務是推炮車、扛輜重。
牲畜有限,就用獨輪車。
獨輪車不夠,就用人挑肩扛。
民夫的月餉2兩,包吃包住。
軍法官對民夫們再三強調:
務必要遵守紀律,臨戰莫要亂跑。
吳軍不需要民夫沖鋒,但也嚴格禁止民夫丟棄輜重四散逃跑。一旦發生,以逃兵論處。
……
輜重團的一名中尉任命原英德縣衙役,遵從母系的客家人林川擔任民夫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