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能否給我們發武器?”
“嗯?”
“我們不要火槍,長矛大刀都行。萬一打起來,我們也可以助陣。”
中尉搖搖頭,拍拍林川肩膀:
“此事再議。”
“是。”
林川毫不介意,他目的已經達到了。
態度!
……
林川很慶幸,
韶州府城素有威望的士紳趙德父子被苗有林一紙軍令送去了蘇州府。
否則的話,
這美差輪不到自己。
自己若是率領5000人規模的民夫,協助大軍攻下廣州城再回到英德,搖身一變至少能混個主簿吧。
一步登天!
大軍每日行軍不過30余里,因為要等待輜重和火炮。
每天,
距離日落之前1個半時辰,大軍就止步扎營,設簡易工事,挖掘壕溝。
……
為了科學扎營,
參謀們每天嗓子都啞了,所有人忙得雞飛狗跳。
5軍團進攻廣州,和以往任何一次行軍都不同,可算作吳軍現實意義上的第一次大軍深入敵境,
也是《步兵手冊》,“行軍和駐扎”篇第一次無死角應用。
第1天很糟糕,
第2天也糟糕。
到了第5天,流程明顯熟練了,大家各司其職,不再像一萬只沒頭蒼蠅。
參謀們就著油燈將經驗落于紙上,待戰后總結。
陛下有言,
所有的手冊都不是金口玉言,應該不斷修改完善。
如果哪一本冊子半年都沒有改版的話,那相關的人應該檢討,這門科目真的已經十全十美了?
至少,李郁是不信的。
尤其是《冶金手冊》和《造船手冊》,至少要改版數十次。
吳國科技還是幼兒學步,未來的路還很遠。
……
“總指揮,斥候來報。前方5里清遠縣城黑煙滾滾,城內似在廝殺。”
“哦?”
苗有林笑了,難道又要撿個現成便宜?
自己運氣真不錯~
清遠縣城雖小,卻處于江西至廣州的必經之路,無法繞道,必須拿下。
“出動1個輕騎兵連,2個步兵連,脫離主力,拿下清遠。”
“進攻時務必以步兵連為主,騎兵側翼配合,明白嗎?”
“遵命。”
輕騎兵不屬于第5軍團,而且數量稀少。
所以,要盡可能的減少無謂傷亡。
陛下早有指示:
除非不得已,否則輕騎兵不得用于進攻!
……
清遠縣。
確實打起來了。
鶴山、開平的土客械斗逐漸傳播開來,甚至傳到了200里外的清遠。
搶奪水源是繞不開的矛盾。
這一次,
廣府士紳團練依靠武器優勢,先擊潰了搶奪水源的客家農夫,當場打死3人~
潰敗的英德官兵帶來了英德縣城失陷、客民里應外合打開城門的消息~
清遠官紳集體震驚,
當即出動所有兵丁聯合廣府團練,武力驅逐城內所有客民,確保安全。
……
然而,想達到此目標,縣衙這點兵力遠遠不夠。
放眼整個清遠縣,
客家人占據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但在縣城,土客人口對半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