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不近,
在距離正西門130丈左右開始掘進~
借助城西大片民居的掩護,轉運土方時也好遮掩視線。
進攻越秀山和掘進坑道,這兩者并不矛盾,都是破城的必做之事。
第5軍團的火炮無法轟塌城墻。
所以,爆破就成了唯一選擇。
……
坑道口,
不斷有泥土碎磚被轉運出來,就地倒入一條小河。
礦工們不著寸絲在坑道里默默掘進,好似黑色鼴鼠。
每1個時辰換1次班。
每掘進3丈,就加固一次坑道,用拆下來的民房木樁頂住坑道防止坍塌。
隔多遠立一根樁沒有固定程式,要取決于泥土的含水量,周圍的地質情況。
這些都得靠經驗。
而經驗又來源于大量的實踐和無數次猝不及防的事故。
“娘的,坑道開始出水了。”
“不會吧,我們只往下挖了1丈2,至多1丈5”
“珠江、西江。地下水位太高。”
“怎么辦?”
“組織人手排水,掘進不能停。速速稟告總指揮,原先的預計時間可能要增加~4到6天。”
……
苗有林有些惱火,
從南昌一口氣殺到韶州府就沒遇到多少激烈抵抗,
啃慣了大塊肉,猛然間換成了帶骨肉,一時間有些不適應。
心里多少有些惱火。
“總指揮,要不要增兵?”
“增個p,先撤下來。老子的兵個個都金貴。”
這么一番話,
倒是無形中增加了威信。
周圍的軍官心中有些暖意,覺得遇上了一位好上司。
苗有林拉開千里鏡,
觀察了許久,隨即召來了一名參加了進攻的軍官。
開口就問道:
“準尉,火攻有可能嗎?”
準尉一愣,隨即遲疑的搖搖頭。
“下官進攻時,發現林中草木含水量很高,怕是燒不著。”
一名軍官低聲說道:
“總指揮,弟兄們的引火藥倒入燧發槍藥池,最多半個時辰就失效打不著火。太潮了。”
……
苗有林伸出手掌,在空氣中虛抓了一把。
咒罵道:
“這什么鬼天氣?黃梅天嗎?”
“總指揮,這是回南天。”
熟悉本地情況的客家向導解釋了一下,粵西的回南天一般是出現在初春,一般是一年一次。
偶爾會有兩次三次,反反復復。
主要現象是地面潮濕、墻壁滴水、到處發霉。
他拋下一句話:
“試試火攻。”
……
四方炮臺,
清軍瞅著一隊吳軍接近山腳,對著樹林攢射火箭。
不出意外,
冒了點煙就熄了。
清軍笑的很開心~
閻九沒有笑,表情有些凝重。
他知道回南天潮濕,山上草木燒不著。
但是,
如果時間流逝,半個月后回南天逐漸消退,太陽烘干了越秀山草木的潮氣呢?
那時候,
吳軍再行放火,四方炮臺就有大麻煩了。
“快,將這封軍報入城呈送總督大人。”
“嗻。”
……
伊爾杭看了有些郁悶,感慨道:
“這些北方佬真缺德,鬼主意一個接著一個。”
巡撫趙士生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這里的北方佬是指的是吳軍。
廣東以北,都算北方。
制臺把“江南人”喚作“北方佬”,好像邏輯上也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