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紳和官府干起來,士紳獻城,吳軍贏。官府干掉士紳,然后再被吳軍破城,吳軍還是贏。
總之,
這就是陽謀,無論對方識破與否,李郁都是贏。
……
又經李郁批準,
啟用了“因涉走私”被清廷關在大獄當中的3名書吏、7名衙役。
這10人感激涕零,
當場割辮,發誓和清廷勢不兩立。
在他們的協助下,
抄家工作,抄出了新高度,光是清查出“非本人名下”田土宅院的數量就令人嘆為觀止。
只能說,
我大清給的太多了。
地方士紳積極擁護清廷,可以理解。
……
嘗到甜頭后,
李郁恍然大悟,敢情抄家是個細致活兒。
以前抄的太粗糙了~
不知道有多少隱蔽財產被遺漏掉了。
而這些無主財產,
普通人不敢碰,也不敢覬覦,慢慢的就不知落入何人之手了。
抄家,
必須用絕戶網,還要有本地向導。
這10名“被同伙拋棄的炮灰”為了好好表現、爭取進步,反復的拉網。
拉出了很多漏網之大魚。
例如,
內務府的產業,廣州周邊5座莊園、12座布莊、2處山林。
親王、郡王、軍機、京堂們也各自有產業,規模不一罷了。
……
最近剛被提拔的秘書處侍衛領班,陸舟,遞上冊子道:
“陛下,逆產數據又刷新了。”
最近,
逆產規模,與日俱增。
如果都折合白銀的話,起初抄家只得了410萬兩,如今這個數字已變成了1444萬兩。
李郁忍不住問道:
“會不會有誤傷?”
陸舟搖搖頭:
“稟陛下,莊園、山頭、碼頭、礦山、宅院、美姬、戲班子,這些都不是普通老百姓可能擁有的,就算
“但是35萬畝良田,11萬畝桑田當中或有瑕疵。臣想貼出告示,若有誤傷,百姓可至知府衙門,憑地契拿回。”
“準了。”
……
李郁靠著椅背,閉眼思考。
光抄官吏士紳的家,就高達1444萬兩。
100多年前,
清兵屠廣州把士紳和百姓一起搶了,大小通吃,盡展野蠻人嘴臉。
這么比較起來,
自己確實很文明。
……
李郁,更傾向于抓大放小。
以18世紀我大清的國情,小民能有幾兩銀?
抄100家官紳,能抵50萬戶、100萬戶小民的家資。
想帶這里,
他心血來潮,翻出塵封已久的日記本,
鄭重寫下:
“從發起方的角度來看,戰爭——本質上是一樁生意,符合生意的所有要素!”
“一場失敗的戰爭,注定血本無歸。一場成功的戰爭,必定一本萬利。”
寫完,合上。
……
廣州是華南第一重鎮,官紳商賈吏員無數。
李郁成立了“清查逆產工作組“,自任組長。
苗有林、陸舟、薛辰等人為副組長,分屬不同系統,互相牽制。
抄家工作開始下沉。
城內的胥吏群體被一并干掉。
胥吏們見過大世面,拉攏不易,胃口很大。
趁著師出有名,
一口氣把廣州城打掃干凈。
吳國如今羽翼漸豐,對于“不識時務者”不再過多懷柔。
舊官吏士紳階層,要么傳檄而定,可保證其家產性命。要么就連根拔起,不留情面。
總之,
留給南方官紳的時間不多了。
抓緊時間。
選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