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攤子越鋪越大,
李郁逐步產生了一種擔憂。
前清廷相關人士在吳國朝堂內的比例太大、影響太重。
這是一股值得審視的力量~
倒不是擔心他們敢跳出來反對自己。
而是李郁篤定,
這些人在骨子里并不認可吳國目前的路線。
只是因為,
他們敬畏自己,不敢不忠,所以認真的執行自己的意志(哪怕內心不認可)。
……
就目前而言,
其實這些人能夠做到這個程度,也就夠了。
但是,李郁時常提醒自己要小心。
關鍵時刻,
要小心反噬~
千萬不能低估了這些人精。
以大清基數龐大的“養蠱罐”,能混出頭的普通人沒一個是簡單的。
……
最近,
民間偶有建議修改文官考試,至少讓儒學和新學并列的聲音。
吳廷對此不置一詞。
冷處理~
李郁判斷,
很多重臣雖未開口,但內心或許是贊成的。因為他們都是科舉的重度參與者、明顯受益者。
人,
怎么可能輕易否定自己的過去呢。
隨著權勢與日俱增,李郁和臣下也漸行漸遠。
他已經不太可能和某位心腹大臣講過多的心里話了。
君王,
必須深藏不露。
“皇權只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內”——這句話里的距離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
……
或許有人說,
不如當初就別用他們。
或者你現在悔改也不遲,將他們趕出朝堂,換上一批更可靠的。
想法很好,但是不現實~
正治不可能非黑即白,更不會慣著理想化。
封建時代,
把這幫有文化的人全部排除在外,到哪兒找識字的?
總不能,
文官學校從識字寫字開始教起吧?
而且,
不為臣下,即為敵人。
今日,吳國敢摒除這些人。
明日,清廷就會大力啟用這幫人。
不要指望什么仁、智、禮、義、信。
大家都是嘴上說說罷了,不會真以為朝堂諸公都是腐儒吧?
……
退一萬步講,
就算拉出一幫“仗義屠狗輩”接替“無良讀書人”,就能海晏河清嗎?
讀書人靠不住!
屠狗輩一樣靠不住!
說的直白點,是人性靠不住。
……
皇家海軍的“擊沉敵艦獎金”制,可以參考。
每擊沉一條敵船,根據其造價金額,海軍部拿八分之一,艦長拿四分之一,高級船員平分八分之三,普通船員平分四分之一。
朝堂=海軍部。
李郁掌管海軍部,大臣們是艦長,署長是高級船員,各路豪強是普通水手,普通百姓是造船廠的工人。
上船后,
大家利益、目標一致。
擱置矛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前方奏凱,
后方的普通百姓也跟著歡呼雀躍,船廠生意蒸蒸日上,造新船,修繕舊船,拆解俘虜的敵船。
生意好,工錢就發的多。
……
讓所有人都自愿的支持現行規則,讓所有人都能從中獲益。
規則明確,動力足夠。
邁入老年的李郁才能悠閑地轉著地球儀,
叮囑一旁的16歲軍裝女副官:
“通知江南造船廠,寡人的5000噸皇家蒸汽游艇水線以上全部鍍金。尤其是主炮,一定要金光燦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