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體面了,帝國才會體面,3億百姓才能體面。”
……
愿景美,但遙遠。
制衡才是永恒的。
李郁不會隨便動那些在吳國中樞任職的舊官。
但是,
從此刻起,
會盡量冷落來自新占區域的舊官佐們,盡量不給他們深度參與吳國朝政的機會。
冷落,不能太明顯,否則會帶來大麻煩。
李郁這個司機只能不露聲色的小角度調整戰車方向,盡可能不讓精明的乘客們有所察覺。
……
廣州城外,
一處道路工地,
面對諸多新上任的年輕文官,
李郁慷慨激昂:
“戰端一開,各地無家可歸的百姓數量激增。你們當秉承以工代賑的原則,不要怕花錢。”
“廣州是華南重鎮,貿易集散地,務必要盡快恢復秩序。盡快消弭兵災、匪患、疾病。”
突然,
他停住了腳步,
盯著幾個可憐兮兮的孩子,問道:
“這些是?”
“回陛下,都是些孤兒,在工地上干點輕活換口飯吃。”
……
陡然間,李郁萌生了一個跨度漫長的計劃,
低聲囑咐:
“將廣州周邊的6歲以下孤兒集中安置,養到12歲,安置到各個工廠做工。這筆錢,寡人出。”
“陛下仁厚。”
在場眾人皆面露敬佩,只當是陛下想積德行善。
其實,
李郁壓根不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經不起仔細推敲的。
如果善惡和壽數真有關聯,那許多人在胚胎成形的那一刻就應該無了。
世事運行的程序,
我們無法探究,所以敬畏的稱為“命”、“天意”。
但,
這套程序絕對和善惡沒有一丁點關聯。
……
數天后,
來了一位秘書處侍衛,
要求孤兒營的負責人在3月內完成甄別,從中篩選出體魄健康、相貌清秀的孤兒100人。
其中,男童應不少于80人。
負責人很為難:
“欽差大人,有的娃娃年齡太小,什么都不知道。小的無法造冊~”
“誰讓你造冊的?你只需將人篩選出來即可。”
“是,是。”
……
這些3歲到6歲的孤兒好似落葉葉隨波漂流,最終消失在視野里。
由陛下的3位義女出面,在湖州府長興縣毗鄰太湖的山中,悄然建起了1座規模很大的學校。
門口高懸御賜牌匾:
義莊!
從此,籍籍無名,好似隱居。
義莊的孩童每半年就新增一批,來自天南海北。
他們唯一共同點是年齡小,幾乎不記事。
名字全部是后取的,籍貫統一告知是蘇州府吳縣人士,父母早亡。
義莊和外界幾無來往。
除了,
教師會輪換,有固定的,有不固定的。
……
義莊5里之外,
筑起了一圈半人高的籬笆,掛上警示牌“皇家獵場,禁止靠近。”
50名受傷殘疾的士兵擔任外圈護衛。
他們被賜予房屋、妻子,領取相當于原月薪的7成,并被告知這是一份終身制職業。
……
這里的經費,全部來自皇家。
這里的教材,是李郁親自挑選的。
這里的房屋、道路、設施、服飾用品,是李郁親自設計的。
只不過,
從建成之后,很久很久,李郁從未親自踏入這所學校。
只有陛下的半身戎裝畫像懸掛在每個教室內最醒目的位置,微笑注視著這些記憶被重新塑造的孩子們。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