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
也有加上鶴山縣,稱作五邑。
還可以加上赤溪,稱作六邑。
但是,四邑的說法最正宗。
總的來說,四邑文化既保守又大膽。
保守是指:
他們堅持了各類傳統民俗,各種祠堂,團結排外。
大膽是指:
很多四邑百姓漂洋過海,落葉生根,以至于四邑話成了唐人街的最常見語言。
……
走到花廳偏門,
文元德再次深吸一口氣,整個人似乎陡然升高了幾寸。
一撩袍角,
邁著四方步走進花廳。
議論聲,戛然而止。
眾人齊刷刷拱手:
“拜見文大人。”
“諸位免禮,請坐,上茶。”
所有人都在打量主心骨的表情、琢磨其語氣。
……
重壓之下,
文元德不慌不忙,嘗了一口茶,評論道:
“世人皆說武夷山茶好,依我看,廣東的茶葉絲毫不遜色嘛。諸位,嘗嘗?”
眾人哄笑。
文元德放下茶盞,摘下頂戴遞給下人。
向北虛空拱手,高聲道:
“本官在南陽府時,皇上精神矍鑠,對我說,不要急,不要慌。這場仗哪怕打上5年,10年,20年,大清終究是贏家。”
“諸位,可知為何?”
眾人面面相覷,沒有開口。
文元德陡然高聲:
“因為漢人總是會內亂。”
“吳逆之朝堂多是江浙人士。江東鼠輩不用別人攛掇,自己都能分出幾十個派系,互相攻訐。論團結,我們老廣才是天下標桿。”
“所以,本官大膽斷定,吳,必是第二個南明。”
……
新會團總起身,拱手問道:
“敢問文大人,我們又該如何?”
“打!和吳賊打!敗1次,2次,10次都沒什么,500萬老廣團結一心,試問天下誰人可敵?”
眾人熱血沸騰~
文元德又說了一通:
凡廣府人士,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東西南北,總之大家擰成一股繩,守住土地,守住祠堂云云。
……
眼看著花廳的氣氛,越發熱烈。
文元德又不失時機的宣布了一個好消息:
“肇慶府給咱們送來了800桿火繩槍,廣西方面也支援了老夫2000桿。”
廣西巡撫和文元德曾為禮部同僚,關系尚可。
當然了,
大人物做事都是公心居先,私人友誼只是小小因素。
廣西巡撫贈槍,主要是希冀粵西團練拖住吳軍。
因為,
廣東全境淪陷,
下一個,很可能就輪到廣西了。
……
廣西官紳也在祈禱吳軍的兵鋒暫時不要指向自己,打湖南,湖南人糧多!打福建,胡建人能吃!
不過,
也有人憂心忡忡,
江南人嗜甜。
咱廣西恰好甘蔗多。
說不定會招來吳軍,狂砍我們的甘蔗。
所以,
吳軍攻略廣東全省之后到底先打誰,也很難講的。
……
文元德做事還算公平。
恩平、新會、新寧、開平、鶴山5縣團練,各自分得火繩槍500桿。
還頗無大儒氣度的帶領眾人拜關公,增加集體歸屬感。
激勵之話語也頗為露骨:
“諸位,亂世出英雄。”
“我文某人雖受朝廷厚恩,但也沒忘了我乃四邑人,絕不會做那吃里扒外的事。組織團練,既為朝廷,也是為咱們自己人。”
“諸位都是明白人,要想大聲說話,手里得有兵!”
“我老文,今日實則僭越了。”
眾人心中頗為激蕩。
齊刷刷起身,一拱手到底。
老廣還是團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