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出現了清軍探馬的身影。
……
襄陽城內,
爆發了激烈爭吵。
以察哈爾總管哲勇為代表的一方,強烈建議出城驅逐登岸吳軍。
以知府毛磊和2等侍衛良順為代表的一方,堅持等待皇命。
哲勇的小眼睛閃爍著兇光,
他頭一次發現,御前貴族也有蠢貨。
若不是意識到巨大的危險,他才不愿意帶馬隊去沖登岸吳軍呢。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無數士卒的性命和無數次逃亡,總結出來的經驗,居然被人無視了。
文官不曉戰事,八旗貴胄也不曉事。
大清,沒救了!
……
南陽府。
乾隆額頭滲出大顆汗珠,他意識到吳軍艦隊打在了朝廷的七寸處。
3天前,
湖北巡撫王杰的告急文書送至御案。
君臣大驚。
隨即做出了兵力調整,南陽府城全面戒備,只留一處城門,其余城門關閉。
侍衛親軍接管城防。
原先城內的綠營兵被驅趕到城外扎營。
同時,
派出3000騎兵增援樊城。
如今,
襄陽又來了急報,吳軍的戰略目的昭然若揭。
……
“皇上,吳賊來者不善。”
“善不善還用你說?朕難道不知道嗎?”
繼續說道:
“奴才有倆顧慮。一,吳賊封鎖漢水,阻斷湖廣糧食北運路線。二,吳賊拿下襄陽,兵鋒指向中原。”
乾隆心中煩躁,
……
電光火石之間,
和珅抬頭,
“和琳?”
“是。平日里他總愛翻閱兵書,談起兵事頭頭是道。騎馬、射箭、火器無一不精。”
“好,傳旨讓他來前線。”
“嗻。”
和琳,此時主持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
相當于大清的皇家軍工廠廠長,官居四品。
……
如今的大清,形勢不妙。
和珅迫不及待的想讓親弟弟替掌握一支精兵,自己分憂。
以戶部廣西司主事銜,在山東濰坊督礦的于時和,也加了一份兼職,和他姐夫衍圣公一起搞武裝護礦隊。
倆兄弟的爹,于敏中八成是走了嘉親王的路子。
嘉親王留守京城初掌實權,需要班底。
老于久在中樞,門生故吏數不勝數。
他主動投靠,嘉親王求之不得。
接納了老于,就等于接納了一群人。
……
老于是個老狐貍,素來謹慎低調。
如今這么狂野,這么露骨,絲毫不顧及老皇帝的觀感,這件事本來就不對勁。
難道,
而且,
吳軍到了北方,未必能占優勢。
中原地帶正是騎兵的主場。
老于怎么會對戰局這么悲觀?
……
和珅心思滿腹,走路低頭,和御前總管太監秦駟撞了個滿懷。
“公公,對不住。”
“300里。”
“還沒有從紫禁城到承德避暑山莊遠?”
和珅點點頭。
“對!”
秦駟抹了兩把汗,低聲問道:
“和大人,你說吳賊是沖著湖廣,還是沖著咱萬歲爺來的?”
和珅搖頭。
……
襄陽城西,臥龍鎮外。
劉武再次長長的舒出一口氣。
孤軍深入敵境的水師獲得了寶貴的時間、寶貴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