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氣低落,民心惶惶。
所有人都在考慮一個問題——何去何從?
巡撫衙門內,
曾滌召開秘密軍事會議,舊話重提。
“撤出長沙,焚毀全城。”
在場眾人雖然詫異,但沒人公開反對。
因為長沙士紳被集體排除在外,否則他們一定會炸鍋。
綠營軍官多是流官。
對于長沙也沒什么感情。
少數家在長沙的得了許諾,家眷可以一起走。
……
撤退在保密中進行。
先運武器、再運金銀,然后運女人,這一系列不正常的行為,使得長沙全城都陷入了驚恐。
流言不脛而走~
“官兵要跑路了。”
然而,
百姓能奈之何?
迎來的是兇狠的土司兵破門打劫。
稍有反抗,刀砍斧劈。
……
城外尸體因為無人清理,開始發臭。
吳軍哨騎發現夜間有許多船只穿梭渡江,無可奈何。
兀思買沒有水師,只能望湘江興嘆。
求助信已經派人送去武昌,但是一時半會可能等不著己方水師南下。
因為,
襄陽、荊州比長沙更重要。
吳軍作戰的最終目的是——糧食!
不拿下江漢平原精華,難說勝利。
控制江漢平原之后,
水師才能大規模南下,封鎖湘江,轟開長沙城。
所以,
曾滌果斷選擇逃跑,從軍事角度是正確的。
如果不跑,
他曾家11郎全得埋于斯,下輩子長沙人。
……
兀思買沒有繼續發起進攻,
客團傷亡1800余人,還要分出人手看押俘虜,麾下兵力不足。
攻城器械和火炮損失也不小。
面對岌岌可危的長沙城,
他只能干瞪眼!
要求袁州府各縣巡警署,派人來接俘虜。
俘虜營共計8000余人,以年齡和健康為參考做簡單甄別,
一半原地看押,準備在下一次攻城戰中合理消耗掉。
一半作為資產,遣送江西。
萍鄉煤礦、贛江水利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老規矩,
老實干3年,可獲自由。
……
至于說,
陛下當初將江西綠營俘虜安置在銅陵煤礦期限是2年,如今卻變成了3年?
屬于背信棄義嗎?
當然不算。
這叫此一時彼一時,吳國勢力在擴張,條件自然也要跟著變化。
……
河南南陽府。
一個新問題擺在了乾隆面前!
是否要將駐扎在江漢平原的蒙古馬隊10000騎,撤回中原?
圍繞這個議題,
朝堂內紛爭不算。
撤,可以保住這支軍隊。
不撤,打得贏嗎?
乾隆頭疼的還不止這1件事,京城粘桿處每隔10天送來一份“嘉親王每日活動注”。
永琰這個老實孩子,如今做事一點不老實。
在京城忙著抓權,培植親信門人,到處籠絡人心。
蠢的掛相!
拿下永琰?以后皇位還能傳給誰?
坐視不理?太上皇能善終嗎?
正在他無比糾結狂躁時,
云貴總督章佳.阿桂的折子到了。
……
乾隆仔細讀了3遍,然后召來了和珅,讓其閱讀。
“和珅,你怎么看?”
“奴才不懂軍事,一切都聽皇上的。”
“那你怎么看阿桂的收縮戰略?”
“奴才也、也認為或許是對的。”
乾隆突然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