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出身的糙漢子,做哪門子文官呢。
礦工兄弟組成的第5軍團表現搶眼,這才是自己的終極夢想。
……
吳軍的勸降打算基本落空了,因為找不到可以做主的人~
說客,
不斷遇到零星打野的小股馬隊。
有的見了就跑,有的主動攻擊,極少數存有理智且怕死的小股馬隊同意無條件投降~
但是吳軍對降兵開出來的條件向來不優厚。
從起兵開始,就是如此。
如今對軍官都懶得封官許諾,遑論普通士兵了。
“交出戰馬,交出武器,可保證不死。”
就這么3條!
其他一概免談。
不答應,就等著四面合圍吧。
吳軍一點不在意這些蒙古兵的生死,只是心疼那些餓肚子的戰馬。
……
包圍圈內,人煙稀少。
一切罪責都歸咎于蒙古人之前頻繁打草谷。
現在,他們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缺糧!
人餓,馬更餓。
一般來說,
一戰馬每天需要攝入不少于15斤精飼料。
若沒有足夠的精飼料,
就需要攝入翻倍的草料。
在渺無人煙的包圍圈內,獲取糧食越來越困難,許多人開始殺馬充饑。
蒙古馬隊多是一人雙馬,緊急時刻殺馬是傳統。
荊州城上,
飄揚著吳國旗幟。
殘兵遠遠望見了,更加絕望。
……
平均寬度8~10丈的沮漳河,就成了蒙古殘兵們不可逾越的天塹。
草原漢子不擅游泳,同樣不擅制造簡易舟船木排。
小股馬隊在沮漳河邊反復逡巡,就是不敢下水。
若是換成江漢平原的百姓,早就想辦法渡河了,不敢說一定成功,但泅渡至少有7成生還概率。
1艘吳軍輕型炮艦路過,
水手們立即用抬槍轟擊~
槍炮聲中,
岸上騎兵四散,兩騎中彈倒下,鮮血流入淺水。
“放艘小船,今日改善伙食,吃馬肉。”
一艘劃槳交通艇載著4名武裝水手靠岸,將還未死透的戰馬就地分解。
在河水里反復清洗后,
帶上船烹煮~
雖然馬肉不好吃,但好歹新鮮。
戰爭期間,普通士卒能吃上肉就沒什么好抱怨的了。
……
3日后,
江南來的援兵全部到位。
一部分渡過建陽河,從包圍圈的東北角開始圍剿。
一部分途經荊州城,從包圍圈的東南角開始圍剿。
水師調集了所有空置運輸船,以及能夠征集的民船,運送第4軍團走沮漳河,繞開泥濘濕地,從包圍圈的西北角開始圍剿。
林淮生坐上了1艘水師嵇康級戰艦,指揮會獵~
為了畢其功于一役,
他下令吳軍擺出了一字長蛇陣,以連甚至排為單位散開圍剿。
第1派遣軍、以及臨時招募的壯勇也參戰。
考慮到盔甲太重,無法長久行軍,派遣軍這次未披甲,只是手持長矛默默前進。
頂著幾十斤重甲,走個幾十里,人就先累死了。
……
這是一次類似竭澤而漁的圍剿。
吳軍在廣袤的平原上散開前進。
各部之間,保證金鼓相聞。
上萬名戰戰兢兢的壯勇們被夾在吳軍方陣之間,好似連接骨頭的韌帶。
人數,是關鍵!
荊州城內的綠營降兵2000人也被征發,拉上了戰場,光禿禿的齊耳短發在風中飄揚。
林淮生一咬牙,甚至將水師陸戰隊、雜役也派上岸加入圍剿。
拉網的第1天,
戰斗頻繁發生,槍聲不絕。
喪失了統一指揮,又斷絕了后勤的蒙古騎兵,戰斗力銳減。
正如林淮生所預料,
餓了這么久,戰馬皆無力。
吳軍的線列步兵陣幾輪齊射,馬隊就掉頭逃跑,往包圍圈深處逃命。
……